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英文缩写与中英文对照 | 第7-8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8-10页 |
|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| 第10-12页 |
| 2.1 研究对象 | 第10页 |
| 2.1.1 入选条件 | 第10页 |
| 2.1.2 病例选择 | 第10页 |
| 2.2 方法 | 第10-12页 |
| 第3章 结果 | 第12-17页 |
| 3.1 手术结果 | 第12页 |
| 3.2 联合检测法对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的检出情况 | 第12页 |
| 3.3 内乳前哨淋巴结显像情况 | 第12-13页 |
| 3.4 影响IM-SLN转移的相关因素 | 第13-14页 |
| 3.5 患者ALN转移情况与IM-SLN转移的关系 | 第14-16页 |
| 3.6 内乳淋巴结转移患者对乳腺癌分期及辅助治疗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| 第4章 讨论 | 第17-22页 |
| 4.1 IM-SLNB的相关方法 | 第17-19页 |
| 4.2 IMLN转移的高危因素 | 第19-20页 |
| 4.3 IM-SLNB对乳腺癌分期及治疗的改变 | 第20-22页 |
| 第5章 结论 | 第22-23页 |
| 致谢 | 第23-2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4-28页 |
| 附图 | 第28-30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30-31页 |
| 综述 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研究进展 | 第31-3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5-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