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英文缩写 | 第1-17页 |
摘要 | 第17-19页 |
ABSTRACT | 第19-22页 |
第一章 趋化因子与肿瘤研究现状(文献综述) | 第22-48页 |
1 肿瘤微环境中趋化因子系统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| 第22-33页 |
·趋化因子与趋化因子受体 | 第22-23页 |
·趋化因子在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| 第23-33页 |
·肿瘤逃避免疫杀伤 | 第23-25页 |
·趋化因子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 | 第23-24页 |
·趋化因子影响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功能 | 第24-25页 |
·肿瘤细胞周围基质蛋白分子水解 | 第25-27页 |
·趋化因子诱导肿瘤细胞迁移 | 第27-30页 |
·趋化因子与肿瘤细胞粘附能力 | 第28-29页 |
·趋化因子受-配体轴的激活及趋化因子浓度梯度使肿瘤细胞趋化性迁移 | 第29-30页 |
·趋化因子调节肿瘤的血管新生 | 第30-33页 |
·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| 第30-32页 |
·巨噬细胞与肿瘤血管生成 | 第32-33页 |
2 IL-8、CXCL1、CCL18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| 第33-47页 |
·CXCL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| 第33-37页 |
·CXCL1及其受体 | 第33-34页 |
·CXCL1的生物学功能 | 第34-35页 |
·刺激细胞生长和迁移 | 第34页 |
·促进伤口愈合和促血管生成 | 第34页 |
·CXCL1与病毒感染 | 第34-35页 |
·CXCL1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研究现况 | 第35-36页 |
·CXCL1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相关研究 | 第36-37页 |
·IL-8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| 第37-43页 |
·IL-8及其受体 | 第37-38页 |
·IL-8各亚型间的区别 | 第38-39页 |
·IL-8主要的生物学功能 | 第39-40页 |
·抑制凋亡 | 第39页 |
·调节细胞外基质 | 第39页 |
·自分泌作用 | 第39-40页 |
·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 | 第40页 |
·IL-8及亚型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研究现况 | 第40-41页 |
·IL-8及亚型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相关研究 | 第41-43页 |
·CCL18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| 第43-47页 |
·CCL18及其受体 | 第43页 |
·CCL18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| 第43-44页 |
·CCL18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研究 | 第44-46页 |
·CCL18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相关研究 | 第46-47页 |
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47-48页 |
第二章 构建趋化因子稳定表达的卵巢癌细胞系 | 第48-110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48-81页 |
·材料 | 第48-54页 |
·质粒、菌株、细胞及动物 | 第48-49页 |
·主要试剂及配制 | 第49-52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49-51页 |
·部分试剂配制 | 第51-52页 |
·仪器 | 第52-53页 |
·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| 第53-54页 |
·方法 | 第54-81页 |
·重组慢病毒表达质粒的构建 | 第54-61页 |
·目的基因PCR扩增及回收 | 第54-56页 |
·目的基因PCR扩增 | 第54-55页 |
·PCR产物的纯化和回收 | 第55-56页 |
·目的基因PCR产物的酶切及回收 | 第56-58页 |
·PmeI酶切IL8-2、IL8-3PCR产物及回收 | 第56-57页 |
·EcoRI酶切CCL18PCR产物及回收 | 第57页 |
·CCL18酶切后补平及回收 | 第57-58页 |
·载体的准备 | 第58-59页 |
·PmeI酶切PWPI | 第58-59页 |
·PWPI去磷酸化 | 第59页 |
·IL8-2,IL8-3,CCL18与PWPI的连接 | 第59-60页 |
·感受态大肠杆菌DH-5α的制备 | 第60页 |
·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-5α | 第60页 |
·挑选阳性克隆 | 第60页 |
·质粒DNA小提取 | 第60-61页 |
·重组慢病毒表达质粒的鉴定 | 第61-63页 |
·重组慢病毒表达质粒PCR鉴定 | 第61-62页 |
·重组质粒的测序 | 第62-63页 |
·测序结果的序列分析 | 第63页 |
·慢病毒颗粒包装 | 第63-66页 |
·载体质粒、包膜质粒、包装质粒的准备 | 第63-65页 |
·测序成功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-5α | 第63页 |
·挑选阳性克隆 | 第63-64页 |
·质粒DNA大提取 | 第64-65页 |
·IL8-1-PWPI、IL8-2-PWPI、IL8-3-PWPI、CXCL1-PWPI、CCL18-PWPI、PWPI转染293T细胞 | 第65-66页 |
·病毒液感染卵巢癌细胞 | 第66-67页 |
·细胞系的选择 | 第66-67页 |
·实验分组 | 第67页 |
·病毒液感染SKOV3细胞 | 第67页 |
·流式细胞仪分选GFP表达的SKOV3细胞 | 第67页 |
·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(qRT-PCR)检测转染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 | 第67-73页 |
·SKOV3细胞RNA的提取 | 第68-69页 |
·cDNA合成 | 第69-70页 |
·目的基因及GAPDH基因扩增(RT—PCR) | 第70-71页 |
·实时荧光定量PCR(qRT-PCR) | 第71-73页 |
·Western blot检测转基因细胞中目的蛋白在裸鼠皮下移植瘤中的表达 | 第73-80页 |
·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| 第74页 |
·蛋白样品制备 | 第74页 |
·BCA法测定蛋白含量 | 第74-75页 |
·Western Blot相关液体配制 | 第75-78页 |
·SDS—PAGE电泳 | 第78-79页 |
·转膜 | 第79-80页 |
·免疫反应 | 第80页 |
·美国LI-COR公司的Odyssey红外荧光扫描成像系统分析 | 第80页 |
·免疫组织化学SP二步法检测转基因细胞中目的蛋白在裸鼠皮下移植瘤中的表达 | 第80-81页 |
2 结果 | 第81-83页 |
·重组质粒PCR电泳结果 | 第81-82页 |
·重组质粒测序结果 | 第82页 |
·慢病毒颗粒包装结果 | 第82页 |
·病毒颗粒感染SKOV3结果 | 第82页 |
·转染前后SKOV3细胞IL-8、CXCL1、CCL18mRNA表达结果 | 第82-83页 |
·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结果 | 第83页 |
·Western-Blot检测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目的蛋白的表达 | 第83页 |
·免疫组化检测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目的蛋白的表达 | 第83页 |
3 讨论 | 第83-86页 |
4 附图表 | 第86-110页 |
第三章 利用荧光标记的肿瘤细胞建立裸鼠卵巢癌原位移植瘤模型 | 第110-120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110-113页 |
·材料 | 第110-111页 |
·实验动物、细胞及仪器 | 第110-111页 |
·术前准备以及术后处理 | 第111页 |
·方法 | 第111-113页 |
·细胞培养 | 第111-112页 |
·实验相关液体的配制 | 第111-112页 |
·常规细胞培养 | 第112页 |
·细胞的计数 | 第112页 |
·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| 第112页 |
·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| 第112-113页 |
·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 | 第113页 |
2 结果 | 第113-114页 |
·卵巢癌皮下移植瘤的建立 | 第113页 |
·卵巢癌原位移植瘤建立 | 第113-114页 |
3 讨论 | 第114-117页 |
4 附图表 | 第117-120页 |
第四章 活体内细胞趋化因子CCL18、CXCL1、IL8与卵巢癌生长、转移的关系 | 第120-157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120-124页 |
·材料 | 第120-121页 |
·实验动物及细胞 | 第120页 |
·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| 第120-121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121页 |
·引物的设计 | 第121页 |
·方法 | 第121-124页 |
·三种趋化因子对肿瘤生长的影响 | 第121-122页 |
·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| 第121-122页 |
·统计学方法 | 第122页 |
·肿瘤微环境中趋化因子表达与肿瘤转移相关因子分析 | 第122-124页 |
·裸鼠皮下移植瘤总RNA提取 | 第122-123页 |
·cDNA合成 | 第123页 |
·GAPDH基因扩增(RT—PCR) | 第123页 |
·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裸鼠皮下移植瘤中三种趋化因子的表达 | 第123页 |
·肿瘤转移相关基因扩增(RT—PCR) | 第123页 |
·PCR产物测序 | 第123页 |
·测序结果的序列分析 | 第123页 |
·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裸鼠皮下移植瘤中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 | 第123-124页 |
·三种趋化因子对肿瘤转移的影响 | 第124页 |
2 结果 | 第124-126页 |
·趋化因子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比较 | 第124页 |
·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三种趋化因子的表达 | 第124-125页 |
·肿瘤转移相关基因扩增(RT—PCR) | 第125页 |
·肿瘤转移相关基因PCR产物测序结果 | 第125页 |
·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 | 第125-126页 |
·三种趋化因子对肿瘤转移的影响 | 第126页 |
3 讨论 | 第126-132页 |
4 附图表 | 第132-157页 |
全文小结 | 第157-1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8-178页 |
致谢 | 第178-1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