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中英文对照表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18页 |
1.1 牙根吸收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1.1.1 牙根吸收的原因 | 第13-14页 |
1.1.2 牙根吸收的机制 | 第14页 |
1.2 PTP-oc对牙根吸收的作用机制 | 第14-16页 |
1.3 熊果酸的研究现状 | 第16页 |
1.4 选题依据及研究背景 | 第16-17页 |
1.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的建立 | 第18-20页 |
2.1 实验动物、试剂与仪器 | 第18页 |
2.2 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局部注射不同剂量的熊果酸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距离的影响 | 第20-22页 |
3.1 主要材料和仪器 | 第20页 |
3.2 制作大鼠上颌精准石膏模型 | 第20页 |
3.3 测量并计算大鼠正畸牙移动距离 | 第20页 |
3.4 统计学分析 | 第20-22页 |
第四章 HE染色观察大鼠牙根组织形态学变化 | 第22-24页 |
4.1 主要试剂与仪器 | 第22页 |
4.2 制备组织标本切片 | 第22页 |
4.3 HE染色 | 第22-23页 |
4.4 观察大鼠牙根组织形态学变化 | 第23-24页 |
第五章 结果讨论 | 第24-31页 |
5.1 局部注射熊果酸对大鼠牙移动距离的影响 | 第24-26页 |
5.2 局部注射熊果酸对大鼠牙根吸收的影响 | 第26-29页 |
5.3 关于实验设计的讨论 | 第29页 |
5.4 关于熊果酸治疗牙根吸收的讨论 | 第29-30页 |
5.5 关于熊果酸临床应用的展望 | 第30-31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31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8页 |
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38-39页 |
致谢 | 第39-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