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DEA的太钢股份财务绩效评价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1 绪论 | 第8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9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1.3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9-13页 |
1.3.1 国外研究动态 | 第9-11页 |
1.3.2 国内研究动态 | 第11-13页 |
1.3.3 国内外研究评述 | 第13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5 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| 第16-22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16-18页 |
2.1.1 财务绩效 | 第16页 |
2.1.2 财务绩效评价 | 第16-18页 |
2.1.3 数据包络分析法 | 第18页 |
2.2 相关理论 | 第18-22页 |
2.2.1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.2 权变管理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.3 短板理论 | 第20-22页 |
3 太钢股份财务绩效评价现状 | 第22-32页 |
3.1 太钢股份情况介绍 | 第22-24页 |
3.2 太钢股份财务绩效评价现状 | 第24-27页 |
3.2.1 太钢股份现行财务绩效评价内容 | 第24-25页 |
3.2.2 太钢股份财务绩效指标分析 | 第25-27页 |
3.3 太钢股份财务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| 第27-28页 |
3.3.1 缺少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 | 第27-28页 |
3.3.2 评价指标不全面 | 第28页 |
3.3.3 评价缺乏行业对比 | 第28页 |
3.4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5 DEA应用于太钢股份财务绩效评价的可行性 | 第29-32页 |
4 基于DEA的太钢股份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| 第32-40页 |
4.1 决策单元DMU选择和界定 | 第32-33页 |
4.2 财务绩效评价原始指标选取原则 | 第33-34页 |
4.3 财务绩效评价原始指标的确定 | 第34-36页 |
4.4 DEA模型的选择 | 第36-40页 |
5 基于DEA的太钢股份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 | 第40-64页 |
5.1 样本的来源和选择 | 第40页 |
5.2 提取公因子建立指标体系 | 第40-50页 |
5.2.1 纵向评价输入类指标的确定 | 第40-44页 |
5.2.2 纵向评价输出类指标的确定 | 第44-46页 |
5.2.3 横向评价输入类指标的确定 | 第46-47页 |
5.2.4 横向评价输出类指标的确定 | 第47-48页 |
5.2.5 建立最终指标体系 | 第48-50页 |
5.3 纵向财务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| 第50-58页 |
5.3.1 DEA有效性判定及分析 | 第50-53页 |
5.3.2 效率值分析 | 第53-54页 |
5.3.3 评价投影分析 | 第54-55页 |
5.3.4 敏感度分析 | 第55-57页 |
5.3.5 综合分析 | 第57-58页 |
5.4 横向财务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| 第58-59页 |
5.5 提升太钢股份财务绩效的改进建议 | 第59-64页 |
5.5.1 加强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 | 第60页 |
5.5.2 优化资本结构 | 第60-61页 |
5.5.3 加大成本管控 | 第61页 |
5.5.4 优化产品品种结构 | 第61-64页 |
6 结论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附录 | 第70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6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