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4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3-21页 |
1.2.1 国外研究 | 第13-16页 |
1.2.2 国内研究 | 第16-20页 |
1.2.3 文献评述 | 第20-21页 |
1.3 研究思路和内容及方法 | 第21-23页 |
1.3.1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21-23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23页 |
1.4 本文创新点 | 第23-24页 |
第2章 港-城关联发展的相关理论 | 第24-31页 |
2.1 港-城关联发展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| 第24-26页 |
2.1.1 港-城关联的基本概念 | 第24页 |
2.1.2 港-城关联的相互作用形式 | 第24-26页 |
2.2 港-城关联发展的理论基础 | 第26-28页 |
2.3 港-城关联模式的概念和定义 | 第28页 |
2.4 港-城关联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| 第28-30页 |
2.4.1 起步共生期 | 第29页 |
2.4.2 成长裂变期 | 第29-30页 |
2.4.3 衰退分离期 | 第3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长江经济带港-城关联模式实证分析 | 第31-42页 |
3.1 长江经济带港口城市的概括 | 第31-32页 |
3.2 港-城关联模式的模型构建和分类 | 第32-33页 |
3.2.1 港-城关联模式的模型构建 | 第32-33页 |
3.2.2 港-城关联模式的分类 | 第33页 |
3.3 长江经济带港-城关联模式的测度及分类 | 第33-34页 |
3.3.1 数据来源与处理 | 第33页 |
3.3.2 长江经济带港-城关联模式的分类 | 第33-34页 |
3.3.3 长江经济带港-城关联模式的演化特征 | 第34页 |
3.4 港-城关联度的指标体系构建与模型测度 | 第34-37页 |
3.4.1 港-城关联度的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5-36页 |
3.4.2 测度模型与数据来源 | 第36-37页 |
3.5 长江经济带港-城关联度测算结果 | 第37-41页 |
3.5.1 港口驱动型港-城关联度测算结果 | 第40页 |
3.5.2 港-城协调型港-城关联度测算结果 | 第40-41页 |
3.5.3 城市驱动型港-城关联度测算结果 | 第41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4章 长江经济带港-城关联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| 第42-53页 |
4.1 VAR模型构建及指标选取 | 第42页 |
4.2 平稳性检验 | 第42-45页 |
4.3 港-城关联模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| 第45-52页 |
4.3.1 实证结果 | 第45-48页 |
4.3.2 港-城关联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8-5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5章 优化长江经济带港-城关联发展的政策建议 | 第53-56页 |
5.1 长江经济带港-城关联发展的主要问题 | 第53-54页 |
5.1.1 港-城关联发展模式不协调 | 第53页 |
5.1.2 港-城关联发展机制不完善 | 第53-54页 |
5.2 优化长江经济带港-城关联发展的政策建议 | 第54-56页 |
5.2.1 协调长江经济带港-城发展模式 | 第54-55页 |
5.2.2 完善长江经济带港-城发展机制 | 第55-56页 |
结论与研究展望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课题 | 第63-64页 |
附录B 1999-2013年长江经济带关联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原始数据 | 第64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