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信级以太网(CE)的测试与应用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8-10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·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 | 第8-9页 |
·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9-10页 |
第二章 以太网发展综述 | 第10-17页 |
·以太网的产生与发展 | 第10-14页 |
·标准以太网 | 第10页 |
·快速以太网 | 第10-11页 |
·千兆以太网 | 第11-12页 |
·万兆以太网 | 第12页 |
·十万兆以太网 | 第12-13页 |
·以太网发展历程 | 第13-14页 |
·以太网的缺陷 | 第14-17页 |
·网络结构问题 | 第14-15页 |
·可靠性问题 | 第15-16页 |
·可扩展性问题 | 第16-17页 |
第三章 电信级以太网技术比较 | 第17-28页 |
·电信级以太网的提出 | 第17-18页 |
·电信级以太网的属性 | 第18-20页 |
·标准化的业务 | 第18页 |
·可扩展性 | 第18页 |
·服务管理 | 第18-19页 |
·可靠性 | 第19页 |
·服务质量 | 第19-20页 |
·电信级以太网技术类型 | 第20-24页 |
·增强型以太网技术 | 第20-21页 |
·PBB/PBT技术 | 第21-22页 |
·T-MPLS技术 | 第22-23页 |
·VPLS技术 | 第23-24页 |
·电信级以太网技术比较 | 第24-28页 |
第四章 电信级以太网现网测试方法与结果 | 第28-44页 |
·测试项目 | 第28-31页 |
·测试目的 | 第28页 |
·主要测试内容 | 第28-31页 |
·测试环境 | 第31-36页 |
·现网测试环境 | 第31-35页 |
·测试仪表 | 第35-36页 |
·其它省市测试环境 | 第36页 |
·测试结果的研究 | 第36-44页 |
·总体测试结论 | 第36页 |
·各项目测试结果 | 第36-38页 |
·不同技术类型的比较 | 第38页 |
·相同技术不同厂商实现的比较 | 第38-44页 |
第五章 电信级以太网的组网应用 | 第44-63页 |
·业务发展需求 | 第44-45页 |
·天津经济发展情况 | 第44页 |
·电信运营市场环境 | 第44页 |
·宽带业务发展情况 | 第44-45页 |
·网络结构现状 | 第45-46页 |
·网络建设必要性 | 第46-48页 |
·网络流量预测 | 第46-47页 |
·业务发展与网络融合 | 第47-48页 |
·网络设计原则 | 第48-50页 |
·宽带城域网设计原则 | 第48-49页 |
·二层汇聚网络设计原则 | 第49-50页 |
·网络应用情况 | 第50-60页 |
·网络结构 | 第50-52页 |
·设备的选择 | 第52-55页 |
·环网保护机制 | 第55-56页 |
·VLAN部署应用 | 第56-60页 |
·经济评价 | 第60-63页 |
·收入测算 | 第60页 |
·维护人员编制和培训 | 第60-61页 |
·计算中评价参数取定 | 第61页 |
·成本费用测算参数 | 第61页 |
·财务评价指标 | 第61-62页 |
·经济评价结论 | 第62-63页 |
第六章 展望与总结 | 第63-64页 |
·发展展望 | 第63页 |
·论文总结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