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RFID技术的邮件全程时限跟踪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--Based on RFID Technology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2页 |
·背景 | 第9-10页 |
·选题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识别系统的选择 | 第12-21页 |
·邮件跟踪监控的要求 | 第12-13页 |
·条形码技术的介绍 | 第13-16页 |
·一维条码 | 第14-16页 |
·一维条形码的优势 | 第16页 |
·RFID技术的介绍 | 第16-18页 |
·RFID识别系统组成 | 第16-17页 |
·RFID识别系统工作原理 | 第17-18页 |
·射频标签工作频率 | 第18页 |
·射频标签读写设备 | 第18页 |
·RFID技术的优势 | 第18-19页 |
·在邮件时限跟踪监控上的选抒 | 第19-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测试方案的设计 | 第21-32页 |
·设计原则 | 第21页 |
·业务处理流程分析 | 第21-24页 |
·邮件全程时限跟踪测试流程设计 | 第24-27页 |
·省(地区)内邮件时限跟踪方法 | 第24-26页 |
·全国范围内邮件的"端对端"测试方法 | 第26-27页 |
·邮件全程时限跟踪监控的功能设计 | 第27-28页 |
·邮件全程时限跟踪监控的统计分析功能 | 第28-31页 |
·全程时限监控考核 | 第29-30页 |
·各环节处理(营、分、运、投)时限监控考核 | 第30页 |
·传递时限监控考核 | 第30页 |
·责任段落时限监控考核 | 第30页 |
·数据质量监控 | 第30-31页 |
·时限预警 | 第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RFID系统的选型 | 第32-45页 |
·RFID系统选型考虑的因素 | 第32-36页 |
·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| 第32页 |
·RFID国际标准 | 第32-34页 |
·选择RFID读写器需要考虑的因素 | 第34-35页 |
·RFID标签信息存储区 | 第35页 |
·电磁辐射 | 第35-36页 |
·邮件全程时限跟踪监控对RFID识别的要求 | 第36-38页 |
·跟踪监控要求 | 第36-37页 |
·高低温要求 | 第37-38页 |
·震动、冲击要求 | 第38页 |
·识读性能要求 | 第38页 |
·RFID标签封装形式及比较 | 第38-39页 |
·卡片类 | 第38页 |
·标签类 | 第38-39页 |
·注塑类 | 第39页 |
·标签封装形式的选抒 | 第39页 |
·RFID标签数据信息标识 | 第39-41页 |
·邮件全程时限跟踪监控处理中RFID技术的选择 | 第41-44页 |
·可选择的RFID技术 | 第41页 |
·无源RFID技术 | 第41-42页 |
·半有源和有源RFID技术 | 第42-43页 |
·RFID技术的选择 | 第43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五章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| 第45-52页 |
·建设原则 | 第45-46页 |
·总体逻辑结构 | 第46-48页 |
·邮件全程时限跟踪监控全国中心 | 第47-48页 |
·RFID系统 | 第48页 |
·软件总体结构 | 第48-51页 |
·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| 第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52-60页 |
·小规模试验的基本情况 | 第52-55页 |
·试验数据的采集情况 | 第52-54页 |
·实验数据分析 | 第54页 |
·初步结论 | 第54-55页 |
·与国外同类型应用的比较 | 第55-57页 |
·国际国内函件传递时限自动测试系统(UNEX) | 第55页 |
·全球函件服务质量监测系统(GMS) | 第55-56页 |
·综合比较 | 第56-57页 |
·结论和展望 | 第57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