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2-18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8页 |
1.3 研究思路、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| 第18-21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8-19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9-20页 |
1.3.3 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| 第21-24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1-22页 |
2.1.1 社区 | 第21页 |
2.1.2 治安 | 第21-22页 |
2.1.3 社区治安管理 | 第22页 |
2.1.4 社区警务 | 第22页 |
2.2 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营口市站前区社区治安的现状调查分析 | 第24-38页 |
3.1 营口市站前区社区治安概况 | 第24-26页 |
3.1.1 营口市站前区基本情况 | 第24页 |
3.1.2 营口市站前区公安机关基本情况 | 第24-25页 |
3.1.3 近几年社会治安工作数据分析 | 第25-26页 |
3.2 营口市站前区社区治安管理的主要做法 | 第26-30页 |
3.2.1 推行“走访+”社区工作模式 | 第26-27页 |
3.2.2 加强城区专业治安巡逻防控 | 第27-28页 |
3.2.3 开展派出所勤务指挥室建设 | 第28-29页 |
3.2.4 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安全防范 | 第29-30页 |
3.3 营口市站前区社区治安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0-35页 |
3.3.1 社区治安管理基础薄弱 | 第30-32页 |
3.3.2 社区警民关系日趋失调 | 第32-33页 |
3.3.3 社区治安防范存在缺陷 | 第33-34页 |
3.3.4 治安防控机制不成体系 | 第34-35页 |
3.4 营口市站前区社区治安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5-38页 |
3.4.1 社区警务模式不相适应 | 第35-36页 |
3.4.2 警民关系缺乏双向信任 | 第36页 |
3.4.3 重打轻防观念根深蒂固 | 第36-37页 |
3.4.4 社区治安资源缺少合力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国内外社区治安管理经验借鉴 | 第38-44页 |
4.1 国内外社区治安管理工作模式 | 第38-41页 |
4.1.1 国外城市社区治安管理状况 | 第38-39页 |
4.1.2 国内城市社区治安管理状况 | 第39-41页 |
4.2 社区治安管理先进经验借鉴 | 第41-44页 |
4.2.1 警务前移、重在基层 | 第42页 |
4.2.2 警民共建、群防群治 | 第42页 |
4.2.3 打防结合、预防为主 | 第42-43页 |
4.2.4 整合资源、提高效率 | 第43-44页 |
第5章 改进营口市站前区社区治安管理的对策建议 | 第44-52页 |
5.1 完善社区治安管理工作机制 | 第44-46页 |
5.1.1 健全社区警务制度 | 第44页 |
5.1.2 合理配置社区警力 | 第44-45页 |
5.1.3 优化基层警务定位 | 第45页 |
5.1.4 强化社区警务保障 | 第45-46页 |
5.2 构建信任模式社区警民关系 | 第46-47页 |
5.2.1 强化服务宗旨意识 | 第46页 |
5.2.2 提高公安队伍素养 | 第46-47页 |
5.2.3 突出公安工作绩效 | 第47页 |
5.2.4 坚持群众工作路线 | 第47页 |
5.3 树立以预防为主的工作思想 | 第47-49页 |
5.3.1 转变重打轻防观念 | 第47-48页 |
5.3.2 改进警务工作机制 | 第48页 |
5.3.3 制定科学评价体系 | 第48-49页 |
5.3.4 发挥自治组织作用 | 第49页 |
5.4 加强社区治安资源有效整合 | 第49-52页 |
5.4.1 引入社会化工作理念 | 第49-50页 |
5.4.2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| 第50页 |
5.4.3 整合专业化安保力量 | 第50-51页 |
5.4.4 建立服务型管理模式 | 第51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