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综述 | 第6-8页 |
一、溯源循流 关照历代隶书之演变 | 第8-20页 |
1.隶书起源:“佐助篆所不逮” | 第8-9页 |
2.隶书成熟:“隶法以汉为极” | 第9-13页 |
3.隶书式微:“篆籀八分,几于绝迹” | 第13-15页 |
4.隶书中兴:“超轶前代,直接汉人” | 第15-20页 |
二、瑕瑜互现 考查当代隶书创作之得失 | 第20-28页 |
1. 传承与创新 : 当代隶书的融合发展 | 第20-23页 |
( 1 ) 书体综合碑简杂糅 | 第20-22页 |
( 2 ) 结构突破章法丰富 | 第22页 |
( 3 ) 线条多变墨法多样 | 第22-23页 |
2. 急躁与功利 : 当代隶书的创作挑战 | 第23-25页 |
( 1 ) 整体偏弱形制过度 | 第23-24页 |
( 2 ) 文化缺失内涵肤浅 | 第24页 |
( 3 ) 跟风严重急功近利 | 第24-25页 |
3. 文气与融合 : 隶书创作的审美回归 | 第25-28页 |
( 1 ) 文化助力借古开今 | 第25页 |
( 2 ) 厚重率真魅力回归 | 第25-26页 |
( 3 ) 境界融合传承创新 | 第26-28页 |
结语 | 第28-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