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临床医学论文--治疗学论文

eIF3e/INT6基因治疗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在体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符号对照表第11-15页
第一章 文献回顾第15-31页
    1.1 创面愈合第15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创面愈合的过程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创面愈合的关键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创面愈合的调控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促创面愈合的策略第19-22页
    1.2 eIF3e/INT6概述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eIF3e/INT6简介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eIF3e/INT6与乳腺癌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eIF3e/INT6与翻译控制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eIF3e/INT6与血管生成第25-26页
    1.3 HIF-2α概述第26-28页
    1.4 实验设计与预测结果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实验设计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预测结果第28-31页
第二章 野生型及截短型INT6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1-45页
    2.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仪器设备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主要试剂第31-32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INT6、INT6-2、INT6-A、INT6-B和INT6-C cDNA合成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构建INT6、INT6-2、 INT6-A、 INT6-B和INT6-C真核表达载体第34-38页
    2.3 实验结果第38-43页
    2.4 讨论第43-45页
第三章 无内毒素质粒大提第45-51页
    3.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仪器设备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主要试剂第45-46页
    3.2 实验方法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二氧化硅吸附法质粒大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TritonX-114等温相法去除质粒内毒素第49-50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第50页
    3.4 讨论第50-51页
第四章 INT6及截短型剪接变异体对创面愈合的治疗作用第51-71页
    4.1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仪器设备第51-52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法第52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试剂的配制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小鼠皮肤全层缺损模型的构建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基因治疗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创面皮肤取材及病理学检测第55-59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第59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创面治疗后未愈率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创面组织血管化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创面组织HE及Masson染色第61-67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67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7页
致谢第77-7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9-81页
作者简介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CT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胰腺周围积液的临床研究
下一篇: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