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1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| 第11页 |
1.1.2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阶段 | 第11-12页 |
1.1.3 转型升级压力下的专业镇 | 第12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5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2-14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框架 | 第15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4.1 文献研究 | 第15页 |
1.4.2 现场调研 | 第15-16页 |
1.4.3 归纳分析 | 第16页 |
1.5 概念解析 | 第16-20页 |
1.5.1 城市舒适物(Urban Amenity) | 第16-17页 |
1.5.2 专业镇(Specialized Town) | 第17-20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20-32页 |
2.1 工业化后期发展特征研究 | 第20-22页 |
2.1.1 对中国目前所处工业化阶段的判断 | 第20页 |
2.1.2 我国工业化后期经济发展特征 | 第20-22页 |
2.2 专业镇发展研究 | 第22-27页 |
2.2.1 专业镇的内涵研究 | 第22-23页 |
2.2.2 专业镇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| 第23-24页 |
2.2.3 工业化后期专业镇发展问题与战略研究 | 第24-26页 |
2.2.4 研究述评 | 第26-27页 |
2.3 新的城市发展范式:城市舒适物理论 | 第27-32页 |
2.3.1 城市舒适物研究的社会背景与历程 | 第27-28页 |
2.3.2 城市舒适物与人口迁移 | 第28页 |
2.3.3 城市舒适物与人才、企业的区位选择 | 第28-30页 |
2.3.4 城市舒适物与产业升级、城市发展 | 第30-31页 |
2.3.5 研究述评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专业镇舒适物建设体系 | 第32-48页 |
3.1 专业镇发展与城市舒适物的关系 | 第32-34页 |
3.1.1 专业镇发展需要城市舒适物 | 第32-33页 |
3.1.2 城市舒适物为专业镇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| 第33-34页 |
3.2 专业镇舒适物建设体系的构建思路 | 第34-41页 |
3.2.1 国外城市舒适物内涵的借鉴 | 第34-35页 |
3.2.2 以专业镇不同人群需求为导向 | 第35-41页 |
3.2.3 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 | 第41页 |
3.3 专业镇舒适物建设体系的构成 | 第41-46页 |
3.3.1 项目类别 | 第42-43页 |
3.3.2 建设层次 | 第43-4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四章 中山市南头镇舒适物建设分析 | 第48-87页 |
4.1 南头城镇发展与城市舒适物诉求 | 第48-57页 |
4.1.1 南头城镇基本概况与发展历程 | 第49-54页 |
4.1.2 南头工业化发展阶段研判 | 第54-56页 |
4.1.3 南头工业化后期对城市舒适物的诉求 | 第56-57页 |
4.2 供给视角下南头舒适物建设思路分析 | 第57-62页 |
4.2.1 工具理性下脱离实际诉求的控规指引 | 第57-59页 |
4.2.2 政治和财政激励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偏好 | 第59-62页 |
4.3 需求视角下南头舒适物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62-82页 |
4.3.1 忽视外来务工人员需求的基础舒适物配置 | 第63-71页 |
4.3.2 注重本地人群需求的一般舒适物建设 | 第71-77页 |
4.3.3 难以满足高素质人才需求的成长舒适物供给 | 第77-82页 |
4.4 南头舒适物建设现状问题的原因剖析 | 第82-85页 |
4.4.1 建设理念:政府建设理念落后,服务形式化 | 第82页 |
4.4.2 管理体制:现有管理权限与社会经济水平不匹配 | 第82-83页 |
4.4.3 制度原因:供给主体单一,决策机制失衡 | 第83-84页 |
4.4.4 政策导向:政策指导性不强,规划蓝图难以实施 | 第84-8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85-87页 |
第五章 中山市南头镇舒适物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| 第87-93页 |
5.1 规划优化建设 | 第87-90页 |
5.1.1 加强城市舒适物规划的控制与引导 | 第87-88页 |
5.1.2 基于居民需求多样化发展不同等级舒适物 | 第88-89页 |
5.1.3 提高城市舒适物的人性化设计与管理 | 第89-90页 |
5.2 建设管理对策 | 第90-93页 |
5.2.1 推动“强镇扩权”的行政管理体制转型 | 第90页 |
5.2.2 转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供给模式 | 第90-91页 |
5.2.3 制定符合专业镇实际情况的舒适物建设标准 | 第91页 |
5.2.4 出台配套政策支撑城市舒适物建设 | 第91-93页 |
结论 | 第93-96页 |
1.研究的结论 | 第93-94页 |
2.研究的创新点 | 第94页 |
3.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| 第94-96页 |
3.1 研究的不足之处 | 第94-95页 |
3.2 进一步研究方向 | 第95-9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6-106页 |
附录 | 第106-11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12-113页 |
致谢 | 第113-114页 |
附件 | 第11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