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Android APK文件安全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1.4 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Android系统安全概述 | 第15-23页 |
2.1 Android系统结构 | 第15-17页 |
2.2 Android APK文件结构 | 第17-19页 |
2.3 Android系统的安全机制 | 第19-21页 |
2.4 Android系统的原生签名机制 | 第21-2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基于可净化签名的APK-SAN授权机制 | 第23-31页 |
3.1 可净化数字签名算法介绍 | 第23-24页 |
3.1.1 可净化数字签名方案构造 | 第23-24页 |
3.1.2 可净化数字签名的安全性需求 | 第24页 |
3.2 APK-SAN授权机制设计 | 第24-28页 |
3.2.1 密钥生成 | 第25-26页 |
3.2.2 生成APK文件授权签名 | 第26页 |
3.2.3 授权签名验证过程 | 第26-27页 |
3.2.4 SANITIZE(净化)过程 | 第27页 |
3.2.5 SANITIZE签名验证过程 | 第27-28页 |
3.3 安全分析 | 第28-3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标准模型下可证明安全的PROAPK-SAN授权机制 | 第31-44页 |
4.1 Diffie-Hellman问题 | 第31页 |
4.2 PROAPK-SAN授权机制实现 | 第31-34页 |
4.2.1 密钥生成 | 第31-32页 |
4.2.2 生成APK文件授权签名 | 第32-33页 |
4.2.3 SANITIZE(净化)过程 | 第33页 |
4.2.4 签名验证 | 第33-34页 |
4.3 算法性能分析 | 第34-35页 |
4.4 安全分析 | 第35-43页 |
4.4.1 安全模型 | 第36-37页 |
4.4.2 不可伪造性安全分析 | 第37-42页 |
4.4.3 不可改变性安全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4-45页 |
5.1 总结 | 第44页 |
5.2 展望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