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武器工业论文--爆破器材、烟火器材、火炸药论文

主动式红外入侵哨兵辅警系统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1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红外技术的说明及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红外探测器国内外发展及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2 入侵探测器的种类以及对比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入侵探测器的介绍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入侵探测器的对比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各探测器的对比第18-19页
    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介绍第19-20页
    1.4 本章小结第20-21页
第二章 主动式红外入侵哨兵辅警系统的相关理论及原理第21-30页
    2.1 红外的分类第21-22页
    2.2 红外探测器的特性参数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光谱响应及光谱响应率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噪声等效功率和探测率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时间常数(响应时间)第24页
    2.3 红外光束发射的方式对效率的影响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平均发射方式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脉冲发射方式第25-26页
    2.4 脉冲发射占空比对探测距离的影响第26页
    2.5 复杂大气环境下对红外探测的影响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霾对红外探测的影响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雾对红外探测的影响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雨、雪对红外探测的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 2.6 红外脉冲编码对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三章 主动式红外入侵哨兵辅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案第30-45页
    3.1 系统工作原理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系统结构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系统工作流程第30-31页
    3.2 系统整体示意图第31-32页
    3.3 入侵探测子系统的设计第32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红外发射电路的设计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红外接收电路的设计第37-41页
    3.4 辅助警示子系统的设计第41页
    3.5 信号处理机制第41-42页
    3.6 自适应系统的设计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编码控制电路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占空比调节电路第43-44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四章 主动式红外入侵哨兵辅警系统的硬件组成第45-61页
    4.1 入侵探测子系统第45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单片机的选择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红外器件的选择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红外发射电路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红外接收电路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与门芯片的选择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红外接收一体头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7 主体端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8 中间件电路第51-52页
    4.2 辅助警示子系统的硬件设计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语音模块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FPGA对语音模块的控制第56页
    4.3 自适应系统的硬件选择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编码控制电路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占空比调节电路第56页
    4.4 FPGA的选择第56-6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第五章 主动式红外入侵哨兵辅警系统的软件实现第61-73页
    5.1 开发环境的介绍第61页
    5.2 入侵探测子系统的程序实现第61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红外发射的实现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红外接收及报警信号的生成实现第65-66页
    5.3 辅助警示子系统的程序实现第66-67页
    5.4 自适应系统的程序实现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编码控制电路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占空比调节电路第67-68页
    5.5 FPGA内软件实现原理图第68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control:C_1 模块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code:co_1 模块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red:r_1 模块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camp:b_1 模块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5 voice:v_1 模块第71-72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第六章 应用研究及分析第73-78页
    6.1 系统调试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脉冲发射器的调试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编码器的调试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占空比调节器的调试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红外接收器件的调试第74页
    6.2 现场实验测试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现场实验环境示意图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实验第75-77页
    6.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7页
    6.4 下一步的改进及扩展方案第77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77-78页
总结与展望第78-80页
参考文献第80-83页
附录 1第83-87页
附录 2第87-91页
附录 3第91-93页
附录 4第93-94页
附录 5第94-95页
附录 6第95-96页
附录 7第96-99页
附录 8第99-104页
附录 9 系统电路图第104-10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5-106页
致谢第106-108页
附件第108页

论文共10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槽谐振特性的微波器件研究
下一篇:忆阻器等效实现电路及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