缩略语表 | 第8-9页 |
摘要 | 第9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页 |
前言 | 第12页 |
第一章 理论探讨 | 第12-22页 |
1.1 中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| 第12-17页 |
1.1.1 对病名的认识 | 第12页 |
1.1.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| 第12-13页 |
1.1.3 辨证分型 | 第13页 |
1.1.4 治疗 | 第13-17页 |
1.2 现代医学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| 第17-22页 |
1.2.1 发病机理 | 第17-18页 |
1.2.2 病理改变 | 第18-19页 |
1.2.3 反流性食管炎与Barret食管及食管腺癌的关系 | 第19页 |
1.2.4 p53、PCNA蛋白与反流性食管炎、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的相关性 | 第19-22页 |
第二章 临床研究 | 第22-32页 |
2.1 临床资料 | 第22-25页 |
2.1.1 西医诊断标准 | 第22页 |
2.1.2 食管黏膜组织p53、PCNA表达判定标准 | 第22页 |
2.1.3 中医临床症侯分级量化标准 | 第22-24页 |
2.1.4 受试病例标准 | 第24页 |
2.1.5 一般资料 | 第24-25页 |
2.2 试验与分析 | 第25-32页 |
2.2.1 试验方法 | 第25-26页 |
2.2.2 观察指标 | 第26页 |
2.2.3 疗效评定标准 | 第26页 |
2.2.4 治疗结果 | 第26-32页 |
第三章 讨论 | 第32-38页 |
3.1 反流性食管炎病变机理及治法的探讨 | 第32-33页 |
3.1.1 肝胃郁热、气虚血瘀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基本病机 | 第32页 |
3.1.2 清肝和胃、健脾活血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关键 | 第32-33页 |
3.2 加味左金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作用机制的探讨 | 第33-35页 |
3.2.1 组方配伍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2.2 作用机理探讨 | 第34-35页 |
3.3 p53蛋白表达及中药干预的意义 | 第35-36页 |
3.4 PCNA蛋白表达及中药干预的意义 | 第36-37页 |
3.5 疗效评价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4页 |
附录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