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区域规划论文--中国区域规划论文--农村乡镇规划论文

基于公众参与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研究--以重庆大足玉峰村为例

中文摘要第3-4页
英文摘要第4-5页
1 绪论第10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公众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的政策背景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公众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的社会背景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公众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的实践背景第15-16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践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1.3 基本概念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传统村落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公众参与第18页
    1.4 研究对象第18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案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框架第20-22页
2 传统村落及公众参与的相关研究动态第22-40页
    2.1 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综述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国内对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研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文件解读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国外对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研究第25-26页
    2.2 公众参与的相关研究综述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国外对公众参与的研究进程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国内对公众参与的积极探索第28-29页
    2.3 公众参与乡村规划的研究综述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国内研究动态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国外研究进展第31-33页
    2.4 相关案例研究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国内实践案例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国外实践经验第36-39页
    2.5 研究评述第39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3 玉峰村保护发展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理论探索第40-48页
    3.1 当前公众参与玉峰村保护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公众参与的主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公众参与的途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公众参与的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3.2 对公众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认识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依托于乡村社会与村民个体的共同发展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方式应适应于村民日益变化的生活需求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将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保护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第43页
    3.3 建立村民主导—政府联络—规划师适度介入的互信体系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村民主导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政府联络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规划师适度介入第44-45页
    3.4 基本原则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参与性原则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适度性原则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激发性原则第46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6-48页
4 玉峰村保护发展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实践尝试第48-70页
    4.1 实践工作框架构建第48-49页
    4.2 前期调研阶段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主要内容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村民参与方式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实践尝试第50-52页
    4.3 规划编制阶段第52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主要内容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村民参与方式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实践尝试第53-65页
    4.4 审批公示阶段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主要内容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村民参与形式第65-66页
    4.5 规划实施阶段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主要内容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村民参与形式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实践尝试第66-68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8-70页
5 结语第70-76页
    5.1 主要结论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公众参与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整体适用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公众参与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尤为重要第70页
    5.2 规划反思第70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村民的实际需求与传统村落保护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建立制度保障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提高村民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规划师的职责第73-74页
    5.3 论文不足第74-76页
致谢第76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4页
附录第84-86页
    A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84-85页
    B. 调查问卷第85-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西南城镇公园绿地服务网络可靠性研究
下一篇:以核心企业主导的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金融风险研究与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