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3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内容、方法与结构安排 | 第10-13页 |
1.2.1 研究的内容 | 第10-11页 |
1.2.2 研究的方法 | 第11页 |
1.2.3 研究的结构 | 第11-13页 |
2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国内外背景 | 第13-25页 |
2.1 我国内地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 | 第13-19页 |
2.1.1 概念的阐述 | 第13页 |
2.1.2 廉租房的发展现状 | 第13-16页 |
2.1.3 经济适用房的发展现状 | 第16-18页 |
2.1.4 相关理论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2 香港及新加坡公共住房建设及其发展现状 | 第19-24页 |
2.2.1 香港保障性住房(公屋)建设的发展状况 | 第19-21页 |
2.2.2 新加坡保障性住房(组屋)建设的发展现状 | 第21-23页 |
2.2.3 相关理论研究 | 第23-24页 |
2.3 国外保障性住房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| 第24-25页 |
3 保障性住房的特性及影响其需求的分析 | 第25-32页 |
3.1 保障性住房特性 | 第25-29页 |
3.1.1 保障性住房的福利特性 | 第25页 |
3.1.2 保障性住房的物质和技术特性 | 第25-26页 |
3.1.3 保障性住房的经济特性 | 第26-27页 |
3.1.4 保障性住房的社会特性 | 第27-29页 |
3.2 影响保障性住房需求的因素 | 第29-32页 |
3.2.1 经济因素 | 第29-30页 |
3.2.2 非经济因素 | 第30-32页 |
4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发展趋势 | 第32-44页 |
4.1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32-34页 |
4.1.1 住宅均价相关概念 | 第32页 |
4.1.2 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关概念 | 第32-33页 |
4.1.3 人均消费支出相关概念 | 第33页 |
4.1.4 城市常住人口概念及特点 | 第33-34页 |
4.2 趋势性分析 | 第34-44页 |
4.2.1 数据描述 | 第34-35页 |
4.2.2 数据分析 | 第35-44页 |
5 启示及建议 | 第44-46页 |
5.1 保障性住房发展规律的启示 | 第44页 |
5.2 保障性住房发展的政策建议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附录 | 第48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