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3页 |
1.1.1 垃圾焚烧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0-12页 |
1.1.2 焚烧灰渣的来源及其特性 | 第12-13页 |
1.1.3 飞灰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 | 第13页 |
1.2 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2.1 固化法 | 第13-14页 |
1.2.2 化学稳定法 | 第14页 |
1.2.3 玻璃化/熔融固化法 | 第14页 |
1.2.4 水热法 | 第14-15页 |
1.3 水热法处理飞灰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1.4 水热法稳定飞灰中重金属的影响因素 | 第17-19页 |
1.4.1 外源硅铝调理剂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1.4.2 物料的元素比例对水热稳定飞灰中重金属的影响 | 第18页 |
1.4.3 碱性激发剂对水热稳定飞灰中重金属的影响 | 第18页 |
1.4.4 磷酸盐添加对水热稳定飞灰中重金属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1.5 研究目的、意义和内容 | 第19-22页 |
1.5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9页 |
1.5.2 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5.3 技术路线图 | 第20-22页 |
2 硅铝调理剂的筛选及对水热稳定飞灰中重金属的影响 | 第22-42页 |
2.1 引言 | 第22页 |
2.2 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5页 |
2.2.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| 第22页 |
2.2.2 理化性质分析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2.3 外源硅铝调理剂的筛选实验方案 | 第23页 |
2.2.4 单一和混合添加硅铝调理剂下飞灰水热反应实验方案 | 第23-25页 |
2.2.5 重金属含量分析 | 第25页 |
2.2.6 重金属浸出毒性分析 | 第25页 |
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40页 |
2.3.1 外源硅铝调理剂的筛选分析 | 第25-31页 |
2.3.2 飞灰的理化特征及重金属分析 | 第31-33页 |
2.3.3 单一和复合硅铝调理剂对水热产物晶体特征的影响 | 第33-37页 |
2.3.4 单一和复合硅铝调理剂对重金属稳定化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2.3.5 水热过程中重金属向液相中迁移的特征 | 第39-4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3 水热液多级循环回用激发下飞灰中重金属的稳定化 | 第42-60页 |
3.1 引言 | 第42页 |
3.2 材料与方法 | 第42-45页 |
3.2.1 硅铝调理剂的选择 | 第42页 |
3.2.2 单一添加粉煤灰下水热液多级循环回用实验方案 | 第42-43页 |
3.2.3 混合添加粉煤灰和底灰下水热液多级循环回用实验方案 | 第43-44页 |
3.2.4 混合添加粉煤灰和硅藻土下水热液多级循环回用实验方案 | 第44-45页 |
3.2.5 分析测试方法 | 第45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45-58页 |
3.3.1 不同添加量下单一添加粉煤灰的水热产物晶体特征 | 第45-47页 |
3.3.2 不同添加量下单一添加粉煤灰的重金属稳定效果 | 第47-49页 |
3.3.3 不同循环比例下混合添加粉煤灰、底灰的水热产物晶体特征 | 第49-51页 |
3.3.4 不同循环比例下混合添加粉煤灰、底灰的重金属稳定效果 | 第51-53页 |
3.3.5 不同碱种类下混合添加粉煤灰、硅藻土的水热产物晶体特征 | 第53-55页 |
3.3.6 不同碱种类下混合添加粉煤灰、硅藻土的重金属稳定效果 | 第55-57页 |
3.3.7 水热液循环下水热产物中重金属总量及其迁移变化 | 第57-5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4 磷酸盐添加对水热稳定飞灰中重金属的影响 | 第60-76页 |
4.1 引言 | 第60页 |
4.2 材料与方法 | 第60-66页 |
4.2.1 实验材料 | 第60页 |
4.2.2 水热条件下磷酸盐稳定化重金属的实验方案 | 第60-61页 |
4.2.3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| 第61-62页 |
4.2.4 重金属浸出浓度及其固化速率 | 第62-65页 |
4.2.5 分析测试方法 | 第65-66页 |
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66-74页 |
4.3.1 磷酸盐对水热产物晶体特征和水热液相重金属浓度的影响 | 第66-70页 |
4.3.2 磷酸盐种类对水热稳定飞灰中重金属的影响 | 第70-71页 |
4.3.3 磷酸盐添加量对水热稳定飞灰中重金属的影响 | 第71页 |
4.3.4 液固比对水热稳定飞灰中重金属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4.3.5 反应温度对水热稳定飞灰中重金属的影响 | 第72-73页 |
4.3.6 最优因素水平验证试验 | 第73-7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4-76页 |
5 总结与展望 | 第76-80页 |
5.1 全文工作总结 | 第76-77页 |
5.2 研究的创新点 | 第77-78页 |
5.3 下一阶段工作展望 | 第78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90页 |
附录 | 第90页 |
A.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90页 |
B.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申请或授权的专利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