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电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结构论文

圆形电连接器跌落过程的动力学研究及可靠性设计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关于电连接器问题的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关于跌落冲击问题的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外关于电连接器和跌落冲击问题的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本课题的背景、目的及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课题背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第15页
    1.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7页
第二章 电连接器及跌落冲击的理论分析第17-27页
    2.1 电连接器简介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电连接器的结构组成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电连接器的基本性能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电连接器的失效模式第18-19页
    2.2 接触碰撞的力学模型第19-21页
    2.3 产品对跌落冲击的响应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产品的跌落冲击过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产品的位移和速度响应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跌落过程的加速度冲击响应第23-24页
    2.4 跌落冲击的强度理论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易损零件对产品激励的响应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破损边界与安全边界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跌落冲击的强度条件第25-26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6-27页
第三章 电连接器的跌落冲击分析第27-48页
    3.1 电连接器的跌落仿真第2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几何模型的建立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材料参数的设定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模型网格的划分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定义接触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跌落参数的设置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跌落结果及分析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7 实验对比第36-40页
    3.2 跌落高度对圆形电连接器冲击特性的影响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应力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加速度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3.3 跌落角度对圆形电连接器冲击特性的影响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应力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临界高度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加速度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6-48页
第四章 电连接器的模态分析第48-53页
    4.1 模态分析的动力学模型第48-49页
    4.2 模态计算方法第49-50页
    4.3 电连接器的模态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建立有限元模型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模态分析结果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对比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五章 电连接器结构方案优化设计第53-66页
    5.1 优化设计概述第53页
    5.2 插针结构优化第53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轴肩根部倒圆角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轴肩顶部倒角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轴环加厚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轴径改进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增加轴环数第61页
    5.3 结构参数灵敏度分析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灵敏度分析理论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插针结构参数的灵敏度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灵敏度结果分析第63页
    5.4 插针结构的参数优化设计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参数优化设计的模型建立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参数优化设计的仿真分析第64-65页
    5.5 插针结构的最优设计方案及验证第65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节第65-66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6-68页
    6.1 主要工作及研究总结第66-67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第7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研究
下一篇:无无功环流的隔离型双向DC/DC变换器研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