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压绝缘子表面积污及电场分布的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8页 |
1.2.1 绝缘子表面积污特性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2 积污绝缘子电场分布计算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3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| 第18-21页 |
第二章 绝缘子污秽沉积过程的数学模型 | 第21-35页 |
2.1 绝缘子积污气固两相流模型 | 第21-22页 |
2.2 欧拉双流体模型 | 第22-26页 |
2.2.1 质量守恒方程 | 第23页 |
2.2.2 动量守恒方程 | 第23-24页 |
2.2.3 相间交换系数 | 第24页 |
2.2.4 湍流模型 | 第24-26页 |
2.3 静电场模型 | 第26-27页 |
2.4 静电场模型与欧拉双流体模型的耦合求解 | 第27-28页 |
2.5 带电积污计算模型的实现与验证 | 第28-34页 |
2.5.1 带电积污模型的实现方式 | 第29页 |
2.5.2 数值模型求解结果与验证 | 第29-34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绝缘子表面积污特性仿真计算与结果分析 | 第35-61页 |
3.1 几何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| 第35-38页 |
3.2 计算方案与边界条件 | 第38页 |
3.3 计算域确定和网格无关化验证 | 第38-40页 |
3.4 绝缘子伞裙区域划分与污秽度表征 | 第40-41页 |
3.5 绝缘子外部绕流场分析 | 第41-43页 |
3.6 绝缘子积污分布特性 | 第43-49页 |
3.6.1 绝缘子不带电积污分布特性 | 第43-45页 |
3.6.2 绝缘子带电积污分布特性 | 第45-49页 |
3.7 不同因素对绝缘子积污特性的影响 | 第49-56页 |
3.7.1 颗粒荷电情况对积污特性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3.7.2 电压等级对积污特性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3.7.3 风速对积污特性的影响 | 第52-56页 |
3.8 绝缘子污层厚度计算 | 第56-58页 |
3.9 仿真计算结果验证 | 第58-60页 |
3.10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四章 积污高压绝缘子表面电场分布研究 | 第61-83页 |
4.1 高压电场的有限元计算理论 | 第61-62页 |
4.2 积污高压绝缘子沿面电场的数值建模 | 第62-68页 |
4.2.1 开域问题的仿真建模 | 第62-64页 |
4.2.2 绝缘子表面导电污层的处理 | 第64-66页 |
4.2.3 积污绝缘子电场计算模型及其参数 | 第66-68页 |
4.3 典型积污条件下绝缘子沿面电位电场分布 | 第68-75页 |
4.4 不均匀积污条件下绝缘子沿面电位电场分布 | 第75-8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第五章 绝缘子自然积污试验 | 第83-89页 |
5.1 试验条件介绍 | 第83页 |
5.2 污秽颗粒粒径分布测试 | 第83-87页 |
5.2.1 污秽颗粒粒径测试方法 | 第83-85页 |
5.2.2 污秽颗粒粒径结果分析 | 第85-87页 |
5.3 污秽颗粒物浓度测试 | 第87-8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8-89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9-92页 |
6.1 论文工作总结 | 第89-90页 |
6.2 未来工作展望 | 第90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、论文 | 第98-99页 |
附录 | 第99-104页 |
致谢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