矿井高温高湿环境人员热应激反应实验研究
| 致谢 | 第5-6页 |
| 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页 |
| 1 绪论 | 第15-21页 |
| 1.1 研究背景 | 第15-16页 |
| 1.2 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| 1.3 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| 1.4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9-21页 |
| 2 矿井高温高湿环境形成机理 | 第21-31页 |
| 2.1 矿井热环境的概念 | 第21-23页 |
| 2.2 矿井热源 | 第23-26页 |
| 2.3 矿内湿源 | 第26-29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| 3 人体在热环境反应的理论基础及评价指标 | 第31-51页 |
| 3.1 人体与热环境的热交换 | 第31-37页 |
| 3.2 人体热舒适 | 第37-39页 |
| 3.3 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| 3.4 热环境的评价指标 | 第41-44页 |
| 3.5 衡量人体生理应激评价基本指标 | 第44-47页 |
| 3.6 衡量人体心理评价指标 | 第47页 |
| 3.7 衡量人体行为性指标 | 第47-49页 |
| 3.8 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| 4 高温高湿环境热应激实验及数据分析 | 第51-63页 |
| 4.1 实验目的 | 第51页 |
| 4.2 实验方案 | 第51-53页 |
| 4.3 实验仪器 | 第53-55页 |
| 4.4 样本征集 | 第55-56页 |
| 4.5 实验过程 | 第56-57页 |
| 4.6 生理指标数据分析 | 第57-61页 |
| 4.7 生理指标数据分析 | 第61-62页 |
| 4.8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| 5 矿井热环境改善对策 | 第63-65页 |
| 5.1 非制冷空调降温措施 | 第63-64页 |
| 5.2 制冷空调降温措施 | 第64页 |
| 5.3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| 6 总结与展望 | 第65-66页 |
| 6.1 本文的主要结论 | 第65页 |
| 6.2 展望及不足 | 第65-6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