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内钙化病灶CT值的比较研究
摘要 | 第6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2页 |
主要缩略语中英文索引 | 第13-14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内容与方法 | 第16-20页 |
2.1 研究资料 | 第16-17页 |
2.1.1 病例来源 | 第16页 |
2.1.2 数据纳入与排除标准 | 第16页 |
2.1.3 一般资料 | 第16-17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17-20页 |
2.2.1 非增强螺旋CT扫描流程 | 第17页 |
2.2.2 图像分析 | 第17页 |
2.2.3 标本收集及结石化学成分分析 | 第17页 |
2.2.4 研究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| 第17-20页 |
第3章 结果 | 第20-26页 |
3.1 CT扫描的5144例钙化灶CT值的范围 | 第20页 |
3.2 8 类钙化灶CT值分析结果 | 第20-25页 |
3.3 8 类钙化灶CT值的相关性分析 | 第25-26页 |
第4章 讨论 | 第26-36页 |
4.1 钙化病灶的形成机制 | 第26-27页 |
4.2 泌尿系结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以及优缺点 | 第27-28页 |
4.3 关于泌尿系结石的鉴别诊断 | 第28-29页 |
4.4 CT值在泌尿系结石的应用 | 第29-31页 |
4.5 影响CT值测量的主要因素 | 第31-32页 |
4.6 本实验的临床应用价值 | 第32-35页 |
4.7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| 第35-36页 |
第5章 小结 | 第36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4页 |
文献综述 | 第44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