覆膜长周期光纤光栅生物传感特性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光纤光栅 | 第10-12页 |
1.1.1 光纤光栅的发展情况 | 第10-11页 |
1.1.2 光纤光栅的分类 | 第11-12页 |
1.1.3 长周期光纤光栅的优势 | 第12页 |
1.2 生物传感器 | 第12-13页 |
1.2.1 生物传感器的结构 | 第12-13页 |
1.2.2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| 第13页 |
1.3 免标记光学生物传感器 | 第13-14页 |
1.3.1 免标记光学生物传感器的优势 | 第13-14页 |
1.3.2 现有光学无标记生物传感器的种类 | 第14页 |
1.4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和国内外发展状况 | 第14-15页 |
1.4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4页 |
1.4.2 国内外发展状况 | 第14-15页 |
1.5 论文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LPFG理论基础分析 | 第16-26页 |
2.1 引言 | 第16页 |
2.2 光纤 | 第16-20页 |
2.2.1 光纤的数值分析 | 第16页 |
2.2.2 纤芯导模的有效折射率 | 第16-18页 |
2.2.3 包层模式的有效折射率 | 第18-20页 |
2.3 长周期光纤光栅 | 第20-25页 |
2.3.1 自耦合系数与互耦合系数 | 第20-24页 |
2.3.2 长周期光纤光栅的谐振峰 | 第24-2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LPFG生物免疫传感机理研究 | 第26-37页 |
3.1 引言 | 第26-27页 |
3.1.1 生物传感器所需特性 | 第26-27页 |
3.2 LPFG生物传感机理 | 第27-33页 |
3.2.1 长周期光栅的折射率传感特性 | 第27-29页 |
3.2.2 外包层厚度对LPFG透射谱的影响 | 第29页 |
3.2.3 LPFG生物传感器的系统结构 | 第29-30页 |
3.2.4 LPFG表面光与生物分子作用机理 | 第30-32页 |
3.2.5 LPFG表面生物分子的固定 | 第32-33页 |
3.2.6 LPFG生物传感器的特色 | 第33页 |
3.3 免疫学反应 | 第33-36页 |
3.3.1 抗原 | 第34-35页 |
3.3.2 抗体 | 第35页 |
3.3.3 抗原抗体反应 | 第35-3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LPFG生物敏感薄膜的制作 | 第37-46页 |
4.1 引言 | 第37页 |
4.2 生物敏感薄膜的制作过程 | 第37-44页 |
4.2.1 实验仪器 | 第38-39页 |
4.2.2 羟基处理 | 第39-41页 |
4.2.3 氨基处理 | 第41-42页 |
4.2.4 醛基处理 | 第42-44页 |
4.3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5章 待测生物溶液浓度的测量 | 第46-55页 |
5.1 引言 | 第46页 |
5.2 免疫反应过程 | 第46-49页 |
5.2.1 识别生物分子固定 | 第46-47页 |
5.2.2 封闭处理 | 第47页 |
5.2.3 待测目标分子浓度的测量 | 第47-49页 |
5.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4页 |
5.3.1 实验结果 | 第49-53页 |
5.3.2 实验分析 | 第53-5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结论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