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0-13页 |
1.2.1 植被生态适应性 | 第10-11页 |
1.2.2 环境因子与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 | 第11-12页 |
1.2.3 植被模型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3-1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| 第14-15页 |
1.3.3 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| 第17-31页 |
2.1 研究区概况 | 第17-21页 |
2.1.1 地理条件 | 第17-18页 |
2.1.2 气候条件 | 第18页 |
2.1.3 植被 | 第18-21页 |
2.2 数据来源 | 第21-25页 |
2.2.1 GLASS LAI产品 | 第21页 |
2.2.2 气象资料 | 第21-23页 |
2.2.3 地理数据 | 第23页 |
2.2.4 植被类型图 | 第23-24页 |
2.2.5 土壤数据 | 第24页 |
2.2.6 多源数据库的构建 | 第24-25页 |
2.3 方法 | 第25-31页 |
2.3.1 线性倾向估计法 | 第25页 |
2.3.2 Mann-Kendall趋势分析法 | 第25-26页 |
2.3.3 变异系数 | 第26-27页 |
2.3.4 相关性检验 | 第27页 |
2.3.5 CART分类回归树算法 | 第27-28页 |
2.3.6 RESTREND残差趋势分析法 | 第28-31页 |
第三章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黑河上游植被变化的影响 | 第31-53页 |
3.1 黑河上游多年生长季均温和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| 第32-33页 |
3.2 多年气候空间分布趋势 | 第33-36页 |
3.3 黑河上游多年植被空间分布 | 第36-38页 |
3.4 2001-2012年间植被生长季LAI的时空变化特征 | 第38-40页 |
3.5 黑河上游植被趋势区中气候年际变化 | 第40页 |
3.6 不同植被变化趋势区中植被分布特征 | 第40-41页 |
3.7 年际相关性分析 | 第41-45页 |
3.8 空间相关性分析 | 第45-47页 |
3.9 人类活动对黑河上游植被生长的影响 | 第47-51页 |
3.10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四章 黑河上游植被分布格局的模拟 | 第53-63页 |
4.1 CART模型的构建 | 第53-54页 |
4.2 参数的选择与调整 | 第54-55页 |
4.3 模拟结果 | 第55-6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3-67页 |
5.1 主要结论 | 第63-64页 |
5.2 创新点 | 第64-65页 |
5.3 不足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9-81页 |
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