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史论文--隋、唐至清前期(581~1840年)论文--明(1368~1663年)论文

明清时期贵州女性著述研究

摘要第7-8页
summary第8页
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第一节 明清时期女性文学作品研究状况第9-10页
    第二节 明清时期女性贵州女性文学作品研究状况第10-12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范围和方法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范围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选题缘起与意义、撰写思路与方法第13-15页
第一章 明清时期贵州女性著述概说第15-75页
    第一节 明代贵州女性著述第16-24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汪氏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吴氏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、蔡氏第22-24页
    第二节 清代前期贵州女性著述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李氏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李氏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刘素贞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吴氏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5、高氏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6、张王姑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7、袁淑秀第29-30页
    第三节 清代中期贵州女性著述第30-38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刘氏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王氏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、许韵兰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、何氏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5、尹氏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6、解氏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7、陈淑秀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8、郭刘氏第38页
    第四节 清代后期贵州女性著述第38-70页
        1、郑淑昭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唐贞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、罗绵纤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华璇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、孙诵昭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6、谭兰英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7、刘氏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8、李瑞莲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9、蹇仙桃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10、王天真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11、杜韫玉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12、李有光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13、关月仙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14、赵锦英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15、黄玉卿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16、许禧身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17、许秀贞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18、许梦贞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19、许遇贞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20、许淑贞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21、许芳晓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22、许芳欣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23、许芳盈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24、许芳素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25、陈德庄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6、刘起凤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27、舒芳芷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28、骆冰梅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9、申辑英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0、梅氏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31、喻蕙若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32、喻桂云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3、成桂珍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34、陶桂珍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35、聂碧云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36、钱张氏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7、冯复征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8、温同瑛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39、曾巽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0、李秀英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1、李玉英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2、陈枕云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3、周婉如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4、安履贞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5、王长姑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6、传氏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7、涂元仪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8、彭冉氏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49、沈王氏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0、杨莲之第63-68页
        51、顾四秀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52、王文淑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53、宣孺人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4、丁氏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55、陈昌纹第69-70页
    第五节 明清时期贵州妇女著作情况第70-75页
第二章 明清时期贵州女性著述个案研究第75-108页
    第一节 成桂珍与《木樨香室诗集》第75-8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成桂珍及其作品简介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诗歌的思想内容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诗歌的艺术韵味第78-80页
    第二节 安履贞与《圆灵阁遗稿》第80-8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安履贞家世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《圆灵阁遗稿》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彝族奇女,德才并重第82-8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余论第86-87页
    第三节 许禧身与《亭秋馆诗钞》第87-9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许禧身身世及作品简介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诗歌的思想内容第87-9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诗歌的艺术特色第96-98页
    第四节 罗绵纤与《香草楼诗卷》第98-10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罗绵纤及作品简介第98-10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诗人的性情第100-10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诗歌的分析第103-108页
第三章 《枣香山房诗集》整理与研究第108-204页
    第一节 《枣香山房诗集》整理——枣香山房诗集整理与注评第108-193页
    第二节 《枣香山房诗集》研究第193-204页
第四章 明清时期贵州女性及其著述特点第204-240页
    第一节 强烈的贞节观念第204-21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表格情况概述第20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才女中节烈妇女的形象第206-20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才女选择贞烈道路的背后第208-213页
    第二节 地域分布不均第213-21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图表情况概说第2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明清时期贵州女性著述地域分布差异性成因第214-217页
    第三节 才女的家族创作第217-2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才女群体的呈现方式第2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才女群体孕育的温床第218-225页
    第四节 浓郁的地方特色第225-2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贵州的自然环境第225-2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贵州的人文景观第230-23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浓郁的地域文化第233-238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日常生活景象第238-240页
结语第240-241页
致谢第241-242页
参考文献第242-245页
附录第245页

论文共2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《漢書·五行志》探微
下一篇:两晋之交江东政局变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