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经济概况、经济史、经济地理论文--中国经济论文--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--产业结构论文

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导论第11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创新点第14-15页
第二章 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15-29页
    2.1 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基础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雁行形态理论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梯度转移理论第17页
    2.2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第1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产业转移国外文献研究综述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产业转移国内文献研究综述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简要评述第27-29页
第三章 河北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分析第29-40页
    3.1 京津冀区域概况第29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北京产业现状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天津产业现状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河北产业现状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3.2 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进程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现状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效果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存在的障碍第39-40页
第四章 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第40-50页
    4.1 模型构建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关于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产业结构相似指数的介绍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地区产业结构专业化的度量第43页
    4.2 数据来源及调整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数据来源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数据处理第44页
    4.3 实证分析及结论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实证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实证结论第47-50页
第五章 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对策思路第50-52页
    5.1 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高新技术融合第50页
    5.2 在承接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第50-51页
    5.3 营造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环境第51页
    5.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要确立差异化发展思路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9页
附录第59-64页
致谢第64-6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江苏省区域经济研究
下一篇:中国企业对“一带一路”投资的就业效应--基于沿海与沿边的比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