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.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| 第16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4 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1.5 研究范围的确定 | 第17页 |
1.6 研究内容和框架 | 第17-19页 |
2.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| 第19-23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19-20页 |
2.1.1 生育政策 | 第19页 |
2.1.2 生育保险制度 | 第19-20页 |
2.1.3 全面二孩政策 | 第20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0-21页 |
2.2.1 边际孩子合理选择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.2 贝克尔生育经济理论 | 第21页 |
2.3 生育政策和生育保险制度的关系 | 第21-23页 |
3. 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的意义和效果 | 第23-27页 |
3.1 我国生育政策的变革 | 第23页 |
3.2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背景和实施意义 | 第23-25页 |
3.2.1 实施背景 | 第23-24页 |
3.2.2 实施意义 | 第24-25页 |
3.3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原因分析 | 第25-27页 |
3.3.1 实施效果 | 第25-26页 |
3.3.2 原因分析 | 第26-27页 |
4.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上海城镇生育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 | 第27-36页 |
4.1 上海城镇生育保险制度的现状 | 第27-30页 |
4.1.1 主要框架 | 第27页 |
4.1.2 基金的筹集和管理 | 第27页 |
4.1.3 生育基金待遇 | 第27-28页 |
4.1.4 计发标准 | 第28-30页 |
4.2 上海城镇生育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3页 |
4.2.1 参保率低 | 第30页 |
4.2.2 生育医疗费补助金额偏低 | 第30-31页 |
4.2.3 生育医疗项目和城镇医保项目交叉,且支付标准不清 | 第31页 |
4.2.4 参保男性不能享受相应的生育保险福利 | 第31-32页 |
4.2.5 用人单位承担过多的生育保险责任 | 第32-33页 |
4.2.6 基金筹集渠道单一 | 第33页 |
4.3 全面二孩政策对上海城镇生育保险制度带来的挑战 | 第33-36页 |
4.3.1 基金收支风险 | 第33-34页 |
4.3.2 使原有的问题更加明显 | 第34-36页 |
5. 国内外生育保险制度的经验借鉴 | 第36-40页 |
5.1 我国其他地区的生育保险经验借鉴 | 第36-37页 |
5.1.1 江苏省模式 | 第36页 |
5.1.2 河北省模式 | 第36-37页 |
5.2 国外生育保险经验借鉴 | 第37-38页 |
5.3 经验小结 | 第38-40页 |
6. 上海城镇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| 第40-44页 |
6.1 改革的目的 | 第40页 |
6.2 改革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| 第40-43页 |
6.2.1 分阶段实现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有效合并 | 第40-42页 |
6.2.2 引入城市商业保险模式 | 第42-43页 |
6.3 改革过程中可能需要注意的问题 | 第43-44页 |
7. 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