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面设计中的“立体表现设计”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序言 | 第8-10页 |
一、课题的国内外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二、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三、课题的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概述 | 第10-15页 |
一、平面设计的基本概念 | 第10-12页 |
二、立体思维的基本概念 | 第12-15页 |
第一章 平面二维性思维与立体三维性思维 | 第15-20页 |
第一节 二维性思维是三维性思维的基础 | 第15-16页 |
一、设计思维的多维性 | 第15-16页 |
二、二维性思维与三维性思维的共通性 | 第16页 |
三、二维性思维与三维性思维的转换关系 | 第16页 |
第二节 三维性思维是二维性思维的空间表达 | 第16-18页 |
一、突破二维性思维形态 | 第16-17页 |
二、三维性思维空间的视觉 | 第17-18页 |
第三节 二维与三维是空间转换的不同结果 | 第18-19页 |
一、平面的非平面属性 | 第18页 |
二、二维与三维形态的空间转换 | 第18-19页 |
第四节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“立体表现设计”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方法 | 第20-31页 |
第一节 视错觉表现法 | 第20-22页 |
一、视错觉营造多维度视觉空间 | 第20-21页 |
二、视错觉营造多维度联想空间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光影表现法 | 第22-24页 |
一、光影的穿透空间表现 | 第22-23页 |
二、光影的立体空间表现 | 第23-24页 |
第三节 色彩表现法 | 第24-27页 |
一、色彩的视觉感知空间 | 第24-25页 |
二、色彩的联想空间 | 第25-26页 |
三、色彩的象征空间 | 第26-27页 |
第四节 材料表现法 | 第27-30页 |
一、材料的质感与想象 | 第27-28页 |
二、材料的属性与想象 | 第28-29页 |
三、材料的应用与想象 | 第29-30页 |
第五节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平面设计的立体表现设计实践分析 | 第31-35页 |
第一节 视错觉中的维度转换 | 第31-32页 |
第二节 光影媒介的嫁接拓展 | 第32-33页 |
第三节 色彩的意境与联想 | 第33-34页 |
第四节 材料与设计形式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《天·人》作品创作实践与分析 | 第35-39页 |
第一节 创意源起 | 第35页 |
第二节 创作过程 | 第35-37页 |
第三节 毕业创作体会 | 第37-39页 |
结论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论著 | 第41-42页 |
致谢 | 第42-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