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·虚拟场景中实时动态软阴影研究的意义与发展概况 | 第10-12页 |
·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实时动态软阴影的发展概况与研究趋势 | 第11-12页 |
·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的章节组织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实时动态软阴影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15-33页 |
·阴影的相关概念与分类 | 第15-19页 |
·阴影的相关概念 | 第15-16页 |
·阴影的分类 | 第16-19页 |
·实时动态软阴影的理论基础 | 第19-32页 |
·渲染管线 | 第19-27页 |
·图形API | 第27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实时动态软阴影的相关算法 | 第33-48页 |
·实时动态软阴影算法的起源与发展 | 第33-34页 |
·阴影映射算法SM | 第34-38页 |
·阴影映射 | 第34-36页 |
·阴影映射算法的优缺点 | 第36-37页 |
·阴影映射透视走样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透视阴影映射算法PSM | 第38-43页 |
·透视阴影映射 | 第38-39页 |
·透视后空间的光源变换 | 第39-41页 |
·阴影的构造 | 第41-42页 |
·透视阴影映射的优缺点 | 第42-43页 |
·光源空间透视阴影算法LiSPSM | 第43-47页 |
·光源空间透视阴影映射 | 第43-45页 |
·透视走样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光源空间透视阴影映射优缺点 | 第46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基于平行平分阴影映射PSSM 的PCF 改进算法 | 第48-67页 |
·平行平分阴影映射PSSM | 第48-54页 |
·平行平分阴影映射 | 第48-50页 |
·视锥体的分割 | 第50-52页 |
·光椎体的分割 | 第52-53页 |
·总结 | 第53-54页 |
·百分比渐进阴影过滤PCF | 第54-57页 |
·百分比渐进阴影过滤 | 第54-56页 |
·过滤点的选择 | 第56页 |
·PCF 算法的优缺点 | 第56-57页 |
·基于PSSM 的分层PCF 算法 | 第57-61页 |
·基于PSSM 的分层PCF 算法思想 | 第57-59页 |
·PCF 采样区域尺寸Fi 的选择 | 第59-61页 |
·基于PSSM 的分层PCF 算法实现步骤 | 第61-64页 |
·基于PSSM 的分层PCF 实现步骤 | 第61-62页 |
·程序部分代码 | 第62-64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4-6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第五章 实时动态软阴影在场景编辑器中的应用 | 第67-89页 |
·Romans Studio 场景编辑器介绍 | 第67-75页 |
·Romans Studio 场景编辑器功能模块 | 第67-72页 |
·场景编辑器阴影管理模块 | 第72-75页 |
·实时动态软阴影模块 | 第75-83页 |
·实时动态软阴影模块功能分析 | 第75-76页 |
·实时动态软阴影模块关键类 | 第76-81页 |
·动态实时软阴影模块流程 | 第81-83页 |
·实时动态软阴影模块在场景编辑器中的应用 | 第83-86页 |
·API 用户用例图 | 第83-84页 |
·场景编辑器中阴影管理与实时动态软阴影的调用关系 | 第84-86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86-8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8-89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9-91页 |
致谢 | 第91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6页 |
个人简历及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96-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