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埃尔斯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分析马克思主义及其方法论概述 | 第8-15页 |
1.1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兴起 | 第8-9页 |
1.2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| 第9-12页 |
1.3 国内对分析马克思主义及其方法论的研究 | 第12-15页 |
2 埃尔斯特论方法论个人主义 | 第15-27页 |
2.1 埃尔斯特传略 | 第15-16页 |
2.2 因果-意向性框架 | 第16-23页 |
2.2.1 方法论集体主义 | 第18-19页 |
2.2.2 功能解释 | 第19-20页 |
2.2.3 辩证法 | 第20-23页 |
2.3 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定义及初步阐释 | 第23-27页 |
3 对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探讨 | 第27-44页 |
3.1 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源流 | 第27-32页 |
3.1.1 韦伯 | 第27-28页 |
3.1.2 门格尔 | 第28-29页 |
3.1.3 哈耶克 | 第29-32页 |
3.2 个人、关系与社会 | 第32-38页 |
3.2.1 人性自私的假定 | 第32页 |
3.2.2 误读与内生偏好形成方式 | 第32-34页 |
3.2.3 不是原子主义 | 第34-35页 |
3.2.4 马克思论个人 | 第35-38页 |
3.3 方法论还是本体论? | 第38-39页 |
3.4 方法论还是规范理论? | 第39-42页 |
3.5 马克思的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| 第42-44页 |
4 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