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·课题来源及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论文内容组织及安排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4-29页 |
·敏捷开发简介 | 第14-24页 |
·引言 | 第14页 |
·敏捷宣言及其原则 | 第14-16页 |
·敏捷开发特点 | 第16-18页 |
·敏捷开发流程 | 第18-21页 |
·敏捷开发团队的工作方式 | 第21-24页 |
·SCRUM方法简介 | 第24-26页 |
·Scrum 目标 | 第25页 |
·Scrum 理论 | 第25页 |
·Scrum 内容 | 第25-26页 |
·ITIL 简介 | 第26-29页 |
第三章 世纪互联MIS 系统介绍 | 第29-37页 |
·系统概述 | 第29-31页 |
·子系统规划 | 第31-37页 |
·认证授权子系统 | 第31-32页 |
·配置管理数据库(CMDB) | 第32-33页 |
·运营资源管理子系统 | 第33-34页 |
·服务台子系统 | 第34页 |
·事件管理子系统 | 第34-35页 |
·问题管理子系统 | 第35-36页 |
·变更管理子系统 | 第36页 |
·发布管理子系统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敏捷开发在世纪互联MIS 系统中的策略设计 | 第37-49页 |
·通过编写产品 BACKLOG 整理需求 | 第37-39页 |
·SPRINT 计划会议 | 第39-41页 |
·会议日程设计 | 第39-40页 |
·确定Sprint 长度 | 第40页 |
·Story 时间评估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本次 Sprint 中 Story 的选取方法 | 第41页 |
·创建SPRINT BACKLOG 任务板 | 第41-43页 |
·每日例会 | 第43页 |
·SPRINT 演示 | 第43页 |
·SPRINT 回顾 | 第43-44页 |
·测试 | 第44-45页 |
·团队组织方式 | 第44页 |
·测试驱动开发 | 第44-45页 |
·编码规范 | 第45-47页 |
·命名惯例 | 第45-46页 |
·文件组织 | 第46页 |
·分隔和缩进 | 第46-47页 |
·有限结对编程 | 第47-48页 |
·持续集成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世纪互联MIS 系统总体设计 | 第49-58页 |
·系统架构设计 | 第49-52页 |
·基础架构设计 | 第49-51页 |
·子系统WEB 架构设计 | 第51-52页 |
·系统数据模型 | 第52-58页 |
第六章 敏捷开发实践 | 第58-74页 |
·第一个SPRINT迭代 | 第58-72页 |
·迭代任务概述 | 第58页 |
·Story 选取 | 第58-59页 |
·简单设计 | 第59-65页 |
·测试驱动开发 | 第65-67页 |
·集成测试及版本发布 | 第67-68页 |
·进度跟踪管理 | 第68-70页 |
·阶段发布 | 第70-72页 |
·小结 | 第72页 |
·在第二个SPRINT迭代启动前 | 第72-74页 |
·修正产品Backlog | 第72-73页 |
·团队回顾与修整 | 第73-74页 |
第七章 全文总结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8页 |
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