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目录 | 第9-14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4-1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9-41页 |
1.1 混合动力汽车研究背景和动机 | 第19-20页 |
1.2 清洁能源汽车分类和路线图 | 第20-21页 |
1.3 混合动力汽车概述 | 第21-39页 |
1.3.1 混合动力对车辆经济性和排放的改善 | 第22-24页 |
1.3.2 混合动力分类 | 第24-29页 |
1.3.3 混合动力国内外发展动态 | 第29-33页 |
1.3.4 混合动力汽车关键技术 | 第33-35页 |
1.3.5 混合动力多能源管理策略概述 | 第35-39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9-41页 |
第二章 ISG 混合动力总成控制系统设计 | 第41-60页 |
2.1 ISG 并联式混合动力总成设计 | 第41-45页 |
2.1.1 ISG 混合动力客车动力总成概述 | 第41-43页 |
2.1.2 ISG 系统功能设计 | 第43-45页 |
2.2 ISG 系统零部件选型与参数设计 | 第45-52页 |
2.2.1 发动机选型 | 第45-46页 |
2.2.2 电动机选型 | 第46-47页 |
2.2.3 蓄电池选型 | 第47-49页 |
2.2.4 ISG 整车总成参数 | 第49-52页 |
2.3 ISG 并联式混合动力控制系统设计 | 第52-54页 |
2.4 CAN 通讯协议设计 | 第54-56页 |
2.4.1 报文格式 | 第54-55页 |
2.4.2 应用层协议 | 第55-56页 |
2.4.3 故障处理 | 第56页 |
2.5 HCU 的硬件设计 | 第56-59页 |
2.5.1 硬件的总体方案 | 第57-58页 |
2.5.2 接口设计 | 第58-59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三章 ISG 柴电混合动力仿真分析 | 第60-84页 |
3.1 仿真分析的必要性 | 第60-61页 |
3.2 前向式整车仿真模型 | 第61-71页 |
3.2.1 零部件模型 | 第62-65页 |
3.2.2 传动系模型 | 第65-67页 |
3.2.3 自动驾驶模型 | 第67-68页 |
3.2.4 前向式仿真平台验证 | 第68-71页 |
3.3 基本控制策略 | 第71-77页 |
3.3.1 怠速停机策略 | 第71页 |
3.3.2 制动回馈策略 | 第71-74页 |
3.3.3 扭矩分配策略 | 第74-76页 |
3.3.4 蓄电池 SOC 平衡策略 | 第76-77页 |
3.4 仿真分析 | 第77-82页 |
3.4.1 能量转化路径 | 第77-78页 |
3.4.2 系统效率与 SOC 变化关联分析 | 第78-80页 |
3.4.3 各功能节油分析及验证 | 第80-8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82-84页 |
第四章 基于变结构思想的辅助多能源管理策略研究 | 第84-101页 |
4.1 多能源控制策略概述 | 第84-86页 |
4.1.1 多能源控制策略的组成 | 第84-85页 |
4.1.2 变结构控制思想 | 第85-86页 |
4.2 运行模式调度策略 | 第86-92页 |
4.2.1 有限状态机原理 | 第87-88页 |
4.2.2 ISG 混合动力汽车的状态机设计 | 第88-89页 |
4.2.3 状态机的 Stateflow 实现 | 第89-92页 |
4.3 自动起停策略设计 | 第92-94页 |
4.3.1 自动起动/停机判断 | 第92-93页 |
4.3.2 自动起动/停机的实现 | 第93-94页 |
4.4 起动发动机策略设计 | 第94-97页 |
4.4.1 起动过程分析 | 第94-95页 |
4.4.2 起动控制策略 | 第95-97页 |
4.5 整车扭矩管理器设计 | 第97-100页 |
4.5.1 整车需求扭矩解释器设计 | 第97-98页 |
4.5.2 电机扭矩限制 | 第98-100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100-101页 |
第五章 基于模糊优化算法的多能源扭矩分配策略研究 | 第101-122页 |
5.1 基于模糊优化分配的扭矩分配策略 | 第101-103页 |
5.1.1 采用模糊算法的优越性 | 第101-102页 |
5.1.2 基于模糊算法的优化扭矩分配策略 | 第102-103页 |
5.2 模糊控制的原理 | 第103-108页 |
5.2.1 模糊集合与语言变量 | 第103-105页 |
5.2.2 隶属度函数 | 第105-106页 |
5.2.3 解模糊的方法 | 第106页 |
5.2.4 模糊推理 | 第106-107页 |
5.2.5 查表机制 | 第107-108页 |
5.3 模糊逻辑扭矩分配策略的设计 | 第108-116页 |
5.3.1 整车需求扭矩区间因子λ_(Veh_DMD)的区间划分 | 第109-111页 |
5.3.2 蓄电池 SOC 区间划分 | 第111页 |
5.3.3 输出隶属函数划分 | 第111-112页 |
5.3.4 规则库设计 | 第112-116页 |
5.4 扭矩分配策略的仿真研究 | 第116-121页 |
5.4.1 加速,回馈,优化的策略仿真 | 第116-120页 |
5.4.2 SOC 平衡策略的验证和优化 | 第120页 |
5.4.3 扭矩分配策略比较 | 第120-121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121-122页 |
第六章 ISG 并联式柴电混合动力总成试验研究 | 第122-134页 |
6.1 试验内容和设备 | 第122-123页 |
6.1.1 ISG 混合动力试验内容 | 第122-123页 |
6.1.2 试验台架和试验设备 | 第123页 |
6.2 台架试验 | 第123-128页 |
6.2.1 ISG 电机特性试验 | 第123-124页 |
6.2.2 动力总成外特性试验 | 第124-125页 |
6.2.3 发动机起动试验 | 第125-127页 |
6.2.4 ISG 动力总成自动起停过程 | 第127-128页 |
6.3 道路试验 | 第128-132页 |
6.3.1 控制策略标定和优化 | 第129-130页 |
6.3.2 动力性试验 | 第130-131页 |
6.3.3 经济性试验 | 第131-132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32-134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34-138页 |
7.1 全文总结 | 第134-136页 |
7.2 创新点 | 第136页 |
7.3 展望 | 第136-1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8-145页 |
致谢 | 第145-147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| 第147-1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