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妇产科论文--现代医学妇产科疾病论文

正宫胶囊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6页
目录第6-10页
缩略语表第10-11页
引言第11-12页
1 研究对象第12-17页
   ·病例选择第12页
   ·诊断标准第12-15页
     ·西医诊断标准第12-13页
     ·中医寒凝血瘀型辨证标准第13页
     ·症状、体征轻重分级标准第13-15页
     ·病情程度分级标准(中医证候积分)第15页
   ·病例纳入标准第15-16页
   ·病例排除标准第16页
   ·中止试验的标准第16页
   ·剔除病例标准第16-17页
   ·退出病例(脱落病例)标准第17页
2 研究方法第17-22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第17页
     ·样本含量第17页
     ·随机分组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对照药选择第18页
     ·盲法设计第18页
   ·治疗方案第18-19页
     ·试验药品的名称和规格第18页
     ·用药方法第18页
     ·疗程第18页
     ·合并用药第18-19页
     ·试验药品的管理第19页
   ·观测项目第19-20页
     ·背景资料观察第19页
     ·疗效性评价指标第19页
     ·安全性评价指标第19-20页
   ·疗效判定标准第20页
     ·疼痛疗效评定标准第20页
     ·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第20页
     ·少腹肿块疗效评定标准第20页
   ·安全性评价第20-21页
   ·不良事件的观察第21页
     ·不良事件的定义第21页
     ·与试验用药品有关的安全性背景资料第21页
     ·不良事件的记录第21页
     ·不良事件严重程度的判定第21页
     ·药物因果关系判断第21页
   ·临床质量控制第21-22页
3 统计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·分析数据集第22页
     ·全分析集(FAS)第22页
     ·疗效评价数据集(PP)第22页
     ·安全性分析数据集(SS)第22页
   ·统计分析内容第22页
   ·统计分析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统计描述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统计推断第23页
     ·统计表达第23页
     ·统计软件第23页
4 试验结果第23-27页
   ·两组病例分布情况第23-24页
   ·病例可比性分析第24-27页
     ·治疗前一般情况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治疗前情况比较第25-27页
   ·服药依从性分析第27页
5 疗效分析第27-34页
   ·两组治疗后疼痛疗效分析第27页
   ·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分析第27-32页
   ·局部体征疗效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·对治疗前后B超检查结果的分析第34页
6 合并用药第34-35页
7 安全性分析第35-38页
   ·一般项目第35页
   ·实验室安全性检测指标第35-38页
     ·治疗前后三大常规、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的变化第35页
     ·治疗前后血常规变化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变化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治疗前后心电图比较第37页
     ·治疗结束时检测指标异常病例列表第37-38页
   ·试验不良反应情况与试验药物关系第38页
8 研究结果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·疗效总结第38页
   ·安全性评价第38-39页
9 结论第39页
10 讨论第39-44页
   ·西医对EMT发病机制的认识第39页
   ·中医对EMT病因病机的认识第39-41页
     ·古代文献对EMT的认识第39-40页
     ·现代中医对EMT病因病机认识第40-41页
   ·治疗EMT的中成药研究现状第41-42页
   ·正宫胶囊的药理探讨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正宫胶囊的立方背景及方药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正宫胶囊的部分药物的现代药理学依据第43页
   ·EMT与CA_(125)第43-44页
11 问题和展望第44-45页
致谢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8页
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疼痛的研究现状第48-61页
 参考文献第58-61页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、专著及科研成果第61-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医辩证治疗成人大骨节病127例的临床疗效观察
下一篇:腰俞穴麻醉并中药穴位注射用于混合痔手术临床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