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皇岛武警交通某部应急救援系统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2-17页 |
1.1 系统开发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3-17页 |
1.2.1 国外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| 第14-16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2 应急救援概述 | 第17-27页 |
2.1 应急救援的基本概念 | 第17-18页 |
2.1.1 事故 | 第17页 |
2.1.2 突发公共事件 | 第17页 |
2.1.3 灾难 | 第17页 |
2.1.4 应急管理 | 第17-18页 |
2.1.5 应急救援 | 第18页 |
2.1.6 危险源 | 第18页 |
2.1.7 应急预案 | 第18页 |
2.1.8 应急响应 | 第18页 |
2.1.9 响应分级 | 第18页 |
2.2 应急救援体系的内涵 | 第18-19页 |
2.3 应急救援响应程序 | 第19-20页 |
2.4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| 第20-25页 |
2.4.1 灾害类型和灾害分级 | 第20-23页 |
2.4.2 应急预案的制定 | 第23-25页 |
2.5 应急培训与演练 | 第25-27页 |
2.5.1 应急培训 | 第25-26页 |
2.5.2 应急演练 | 第26-27页 |
3 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| 第27-35页 |
3.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| 第28-30页 |
3.1.1 用户权限管理 | 第29页 |
3.1.2 用户信息管理 | 第29页 |
3.1.3 装备信息管理 | 第29页 |
3.1.4 查询功能 | 第29页 |
3.1.5 救援分析与决策 | 第29-30页 |
3.1.6 应急预案管理 | 第30页 |
3.1.7 救援任务记录 | 第30页 |
3.1.8 地图管理功能 | 第30页 |
3.1.9 救援影像库功能 | 第30页 |
3.2 系统设计原则 | 第30-31页 |
3.2.1 安全可靠原则 | 第30页 |
3.2.2 可扩充性原则 | 第30-31页 |
3.2.3 标准化原则 | 第31页 |
3.2.4 先进性原则 | 第31页 |
3.2.5 可维护性原则 | 第31页 |
3.2.6 易操作性原则 | 第31页 |
3.3 总体设计 | 第31-33页 |
3.3.1 基本信息管理模块 | 第32页 |
3.3.2 综合查询模块 | 第32页 |
3.3.3 地图管理模块 | 第32页 |
3.3.4 救援分析与决策模块 | 第32-33页 |
3.3.5 应急预案管理模块 | 第33页 |
3.4 系统结构设计 | 第33-34页 |
3.4.1 逻辑体系结构 | 第33页 |
3.4.2 物理体系结构 | 第33-34页 |
3.5 性能要求分析 | 第34-35页 |
4 应急救援系统数据库设计 | 第35-46页 |
4.1 数据库分析 | 第35页 |
4.2 数据库表设计 | 第35-44页 |
4.2.1 用户登录信息表 | 第35-36页 |
4.2.2 人员信息表 | 第36-38页 |
4.2.3 装备信息表 | 第38-40页 |
4.2.4 救援关联单位信息表 | 第40-41页 |
4.2.5 应急预案信息表 | 第41-42页 |
4.2.6 出动记录信息表 | 第42-43页 |
4.2.7 基础数据信息表 | 第43-44页 |
4.2.8 权限管理表 | 第44页 |
4.3 用户模块流程分析 | 第44-46页 |
5 应急救援系统模块与UI设计 | 第46-60页 |
5.1 系统开发环境 | 第46页 |
5.1.1 服务器端 | 第46页 |
5.1.2 客户端 | 第46页 |
5.2 应急救援管理系统功能 | 第46-60页 |
5.2.1 用户权限管理模块 | 第46-48页 |
5.2.2 信息管理模块 | 第48-52页 |
5.2.3 应急预案管理模块 | 第52-54页 |
5.2.4 地图管理模块 | 第54-56页 |
5.2.5 救援分析与决策模块 | 第56-59页 |
5.2.6 救援影像库模块 | 第59-60页 |
6 系统使用案例及结论 | 第60-63页 |
6.1 系统使用案例 | 第60-61页 |
6.2 结论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