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茄果类病虫害论文--番茄病虫害论文--病害论文

番茄疮痂病菌fur基因功能分析及Fe在寄主与病菌互作中的作用

摘要第8-11页
引言第11-28页
    1 番茄细菌性疮痂病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分布、危害与症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 病原第12页
    2 番茄细菌性疮痂病菌的致病机理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 TTS系统和分泌蛋白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寄主——病原分子互作第13-14页
    3 细菌Fur蛋白对铁的调节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 Fur调节机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3.2 Fur蛋白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3.3 Fur调节子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3.4 Fur对氧还反应的调节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3.5 Fur作为转录激活因子的作用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6 Fur正向调节的转录水平机制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3.7 Zur、DtxR蛋白第18-19页
    4 植物中铁代谢机制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4.1 植物对铁的吸收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4.2 植物对铁的转运第21-22页
    5 番茄疮痂病的防治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5.1 利用植物根际促生菌(PGPR)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5.2 利用突变菌株(Mutant)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5.3 利用噬菌体(Phage)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5.4 利用其它生防菌及活性剂第25-26页
    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6.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6.2 技术路线第26-28页
第一章 fur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第28-60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28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材料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实验方法第31-38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38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1 fur基因分析及克隆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 供体菌DHpKfurGm的构建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 fur基因缺失突变体菌株fur-m的构建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 Southern杂交验证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5 fur基因的互补菌株fur-c构建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6 fur对铁载体(Siderphore)生成的影响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7 fur对生物膜(Biofirm)生成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8 fur对群体感应(Quorum-sensing)信号物质产生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9 fur运动性(Swimming motility)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10 fur对胞外多糖(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)产量的影响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2.11 fur对链黑菌素(Streptonigrin SNG)的敏感性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12 fur对氧化剂(H_2O_2)抗性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13 fur对有氧生长(Aerobic growth)的影响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.14 fur对番茄致病性(Pathogenicity)的影响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15 fur对烟草过敏坏性死反应(Hypersensitive response HR)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16 菌株细胞内Fe含量测定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2.17 Fe对fur-m菌株生长的影响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18 其它金属离子对扣r-m苗株生长的影响第54页
    3 小结与讨论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1 fur基因的克隆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 fur基因功能分析第56-60页
第二章 zur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第60-79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60-64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材料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实验方法第62-64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64-7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zur基因分析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2.2 zur上下游基因克隆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2.3 供体菌DHpKu-Gm-d的构建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2.4 zur基因缺失突变体菌株zur-m的构建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2.5 Southern blot杂交验证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2.6 zur基因的互补菌株zur-c构建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2.7 zur对铁载体(Siderphore)生成的影响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2.8 zur对生物膜(Biofirm)生成的影响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2.9 zur对群体感应(Quorum-sensing)信号物质产生的影响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2.10 zur对运动性(Swimming motility)的影响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2.11 zur对胞外多糖(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)产量的影响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2.12 zur对链黑菌素(Streptonigrin SNG)的敏感性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2.13 Zur对氧化剂(H_2O_2)抗性的影响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2.14 zur对有氧生长(Aerobic growth)的影响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2.15 zur对番茄致病性(Pathogenicity)的影响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2.16 zur对烟草过敏坏性死反应(Hypersensitive response HR)的影响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2.17 菌株对锌离子的吸收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2.18 金属离子对zur-m菌株生长的影响第76页
    3 小结与讨论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1 zur基因的克隆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2 zur基因的功能表达第78-79页
第三章 fur、zur基因对相关基因表达量影响第79-88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79-82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材料、试剂及仪器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实验方法第79-82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82-8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基因的特性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引物的特异性第83页
        2.3 细菌总RNA的提取第83页
        2.4 fur-m中相关基因的表达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2.5 zur-m中相关基因的表达第85-86页
    3 小结与讨论第86-88页
第四章 Fe、Xcv对番茄的生理影响第88-109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89-91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材料第89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方法第89-91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9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细菌对种子的附着能力第91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菌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2.3 Fe~(3+)及菌液对种子萌发的综合影响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2.4 菌液对种子出苗的影响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2.5 不同铁浓度及接菌对番茄幼苗生理影响第93-100页
        2.6 不同铁浓度及接菌对番茄幼苗生物量的影响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2.7 不同铁浓度及接菌对番茄幼苗发病情况调查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2.8 番茄体内Fe含量测定第102页
    3 小结与讨论第102-109页
        3.1 细菌对种子的附着能力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   3.2 菌液对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第103页
        3.3 Fe及菌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3.4 不同铁浓度及接菌对番茄叶片的生理影响第104-108页
        3.5 不同铁浓度及接菌对番茄幼苗Fe含量的影响第108页
        3.6 不同铁浓度及接菌对番茄幼苗发病的影响第108-109页
第五章 内生拮抗细菌的筛选、鉴定及疮痂病的防治第109-118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110-1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试验材料第1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内生拮抗细菌的采集、分离及筛选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 拮抗菌株的发酵液抑制作用第111页
        1.4 X8菌株鉴定分析第111页
        1.5 幼苗种植第111页
        1.6 接种与防治第111-112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112-1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拮抗细菌的筛选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抑菌活性分析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   2.3 X8抗菌谱分析第114页
        2.4 X8菌株的鉴定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   2.5 番茄疮痂病的防治第115-117页
    3 讨论第117-118页
结论与讨论第118-121页
    1 结论第118-119页
    2 论文的创新点和展望第119-121页
参考文献第121-131页
Abstract第131-133页
附录第134-135页
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35-136页
致谢第136页

论文共13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玫烟色棒束孢生物学特性及对烟粉虱致病作用研究
下一篇:黄金梨采后病害生防菌的分离筛选及抗菌蛋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