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业基础科学论文--土壤学论文--土壤生物学论文--土壤微生物学论文

再生水回用过程中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的变化规律研究

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4 样品来源第13-14页
    1.5 实验设计第14-15页
    1.6 技术路线第15-16页
    1.7 研究内容第16-17页
第2章 再生水回用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第17-26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方法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主要实验试剂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主要实验仪器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主要实验方法第17-20页
    2.2 结果与讨论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再生水回用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再生水回用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再生水回用对土壤总磷含量的影响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再生水回用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再生水回用对土壤pH的影响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再生水回用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第24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4-26页
第3章 再生水回用对土壤细菌的影响研究第26-37页
    3.1 材料与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主要实验试剂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主要实验仪器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主要实验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讨论第27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再生水回用对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土壤细菌的形态学鉴定结果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土壤细菌的生理生化试验结果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再生水回用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第32-35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5-37页
第4章 再生水回用对土壤放线菌的影响研究第37-44页
    4.1 材料与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主要实验试剂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主要实验仪器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主要实验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讨论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再生水回用对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土壤放线菌的形态学鉴定结果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再生水回用对土壤放线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第40-43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5章 再生水回用对土壤真菌的影响研究第44-51页
    5.1 材料与方法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主要实验试剂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主要实验仪器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主要实验方法第44-45页
    5.2 结果与讨论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再生水回用对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土壤真菌的形态学鉴定结果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再生水回用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第47-50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6章 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51-59页
    6.1 主要数据分析方法第51页
    6.2 结果与讨论第51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细菌群落之间的对应关系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放线菌群落之间的对应关系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真菌群落之间的对应关系第56-58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讨论第59-61页
结论第61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-71页
致谢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松花江哈尔滨段藻类植物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
下一篇:北方寒地多年生小麦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