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磨煤辊的磨损失效 | 第10-14页 |
1.2.1 磨煤辊的磨损形式 | 第10-12页 |
1.2.2 磨煤辊的磨损机理 | 第12-14页 |
1.3 耐磨堆焊技术 | 第14-18页 |
1.3.1 堆焊技术概述 | 第14-15页 |
1.3.2 耐磨堆焊合金 | 第15-17页 |
1.3.3 耐磨堆焊药芯焊丝 | 第17-18页 |
1.4 磨煤辊耐磨堆焊技术应用分析 | 第18-19页 |
1.5 研究目标及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6 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实验设计 | 第21-26页 |
2.1 实验方案 | 第21-23页 |
2.1.1 耐磨合金系的选择 | 第21页 |
2.1.2 合金元素的添加 | 第21-22页 |
2.1.3 药芯焊丝配方设计 | 第22-23页 |
2.2 实验材料 | 第23页 |
2.3 实验设备 | 第23页 |
2.4 实验流程 | 第23-26页 |
2.4.1 药芯焊丝制备 | 第23-24页 |
2.4.2 自保护明弧堆焊 | 第24页 |
2.4.3 洛氏硬度测试 | 第24页 |
2.4.4 金相试样与显微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4.5 耐磨试样与磨损试验及表面磨损形貌观测 | 第25页 |
2.4.6 XRD试样与相组成分析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碳、硼对高铬明弧堆焊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| 第26-37页 |
3.1 碳 | 第26-31页 |
3.1.1 石墨对药芯焊丝明弧堆焊工艺性能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3.1.2 堆焊合金显微组织 | 第27-28页 |
3.1.3 熔合界面组织 | 第28-29页 |
3.1.4 堆焊合金的性能 | 第29-31页 |
3.2 硼 | 第31-36页 |
3.2.1 堆焊合金显微组织 | 第31-33页 |
3.2.2 熔合界面组织 | 第33-34页 |
3.2.3 堆焊合金的性能 | 第34-36页 |
3.3 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钒对高铬明弧堆焊合金层组织形态及耐磨性的影响 | 第37-44页 |
4.1 堆焊合金相组成及各层组织形态 | 第37-41页 |
4.2 堆焊合金的耐磨性 | 第41-43页 |
4.3 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5章 钨、钛、铌对高铬明弧堆焊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| 第44-58页 |
5.1 钨 | 第44-48页 |
5.1.1 堆焊合金显微组织 | 第44-46页 |
5.1.2 熔合界面组织 | 第46-47页 |
5.1.3 堆焊合金的性能 | 第47-48页 |
5.2 钛 | 第48-52页 |
5.2.1 堆焊合金显微组织 | 第48-50页 |
5.2.2 熔合界面组织 | 第50-52页 |
5.2.3 堆焊合金的性能 | 第52页 |
5.3 铌 | 第52-57页 |
5.3.1 堆焊合金显微组织 | 第53-55页 |
5.3.2 熔合界面组织 | 第55-56页 |
5.3.3 堆焊合金的性能 | 第56-57页 |
5.4 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8-60页 |
6.1 结论 | 第58-59页 |
6.2 课题展望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