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当代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研究

致谢第5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1 绪论第10-21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0-14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论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现实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现状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1.5 研究的创新第20-21页
2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及其重要性第21-28页
    2.1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概述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敬业精神的内涵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敬业精神培育的涵义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敬业精神和职业精神的关系第22-23页
    2.2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的重要性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第27-28页
3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8-36页
    3.1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的基本现状第28-29页
    3.2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观念欠缺自觉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大学生敬业精神的培育内容欠缺全面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途径欠缺创新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效果监督和评价体系欠缺完善第31-32页
    3.3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社会环境因素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学校教育因素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家庭教育因素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大学生自身因素第35-36页
4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的策略第36-49页
    4.1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目标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素质性目标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价值性目标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方向性目标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层次性目标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时代性目标第38-39页
    4.2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内容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培育科学的敬业价值观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培育强烈的敬业责任感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培育正确的敬业道德观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培育高尚的敬业荣誉感第41页
    4.3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途径第41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提高认识,增强培育行动自觉性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转变观念,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明确目标,促进素质发展全面化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开拓创新,实现培育途径多样化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加强监管,提高培育工作实效性第48-49页
5 结论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附录A第52-54页
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4-56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TALENs研究急性白血病DNMT3A突变的分子机制
下一篇:MBD2在正常造血和T细胞分化以及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