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1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成都道路网建设 | 第11页 |
1.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1-12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3 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3.1 下穿隧道景观建设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.2 国外下穿隧道景观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3.3 国内下穿隧道景观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.4 国内案例 | 第14-16页 |
1.4 研究对象、内容和范围 | 第16-18页 |
1.4.1 研究对象 | 第16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4.3 研究范围 | 第17-18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5.1 文献引证 | 第18页 |
1.5.2 实地调研 | 第18页 |
1.5.3 问卷调查 | 第18-19页 |
1.5.4 对比研究 | 第19页 |
1.5.5 综合归纳 | 第19-20页 |
1.6 研究框架 | 第20-21页 |
1.7 小结 | 第21-22页 |
2 下穿隧道景观设计相关概念与理论 | 第22-33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22-24页 |
2.1.1 下穿隧道 | 第22-23页 |
2.1.2 景观 | 第23-24页 |
2.1.3 下穿隧道景观设计 | 第24页 |
2.2 下穿隧道景观设计理论基础 | 第24-32页 |
2.2.1 桥梁美学 | 第24-26页 |
2.2.2 景观序列 | 第26-28页 |
2.2.3 景观视觉与行为心理学 | 第28-31页 |
2.2.4 符号学 | 第31-32页 |
2.3 小结 | 第32-33页 |
3 成都主城区下穿隧道景观现状 | 第33-46页 |
3.1 成都主城区下穿隧道实地调研 | 第33-41页 |
3.1.1 红星路下穿隧道 | 第36-37页 |
3.1.2 天府广场下穿隧道 | 第37-38页 |
3.1.3 天府大道海洋公园段下穿隧道 | 第38-39页 |
3.1.4 高攀路下穿隧道 | 第39页 |
3.1.5 交大路下穿金府路隧道 | 第39-40页 |
3.1.6 机场路东沿线下穿隧道 | 第40-41页 |
3.2 对下穿隧道使用者心理及需求的调研 | 第41-44页 |
3.3 小结 | 第44-46页 |
4 成都主城区下穿隧道景观设计研究 | 第46-79页 |
4.1 成都主城区地域文化运用梳理 | 第46-55页 |
4.1.1 文化梳理 | 第46-49页 |
4.1.2 文化在主城区立体交通空间中的运用 | 第49-55页 |
4.2 成都市主城区下穿隧道建设指导思想 | 第55-56页 |
4.3 成都市主城区下穿隧道景观设计原则 | 第56-58页 |
4.3.1 安全性原则 | 第56页 |
4.3.2 地域性原则 | 第56页 |
4.3.3 统一性原则 | 第56-57页 |
4.3.4 人本性原则 | 第57页 |
4.3.5 识别性原则 | 第57-58页 |
4.4 成都市主城区下穿隧道景观设计研究 | 第58-77页 |
4.4.1 整体风格 | 第58-64页 |
4.4.2 出入口部分 | 第64-65页 |
4.4.3 引道墙面 | 第65-67页 |
4.4.4 隔离栏 | 第67-70页 |
4.4.5 附属景观 | 第70-77页 |
4.5 小结 | 第77-79页 |
5 对成都主城区下穿隧道景观设计方式的探索 | 第79-85页 |
5.1 成都主城区下穿隧道景观设计方式发展特点 | 第79页 |
5.2 成都市主城区下穿隧道景观设计总体方法的探讨 | 第79-81页 |
5.2.1 体现历史文化的下穿隧道景观设计 | 第79-80页 |
5.2.2 展示现代艺术的下穿隧道景观设计 | 第80页 |
5.2.3 呈现自然生态的下穿隧道景观设计 | 第80-81页 |
5.3 成都市主城区下穿隧道景观设计方法初探 | 第81-85页 |
5.3.1 主题定位方法 | 第81页 |
5.3.2 色彩搭配方法 | 第81-82页 |
5.3.3 绿化配置方法 | 第82-85页 |
6 总结与讨论 | 第85-91页 |
6.1 成都市主城区下穿隧道景观对下穿隧道景观设计的启示 | 第85-86页 |
6.2 对成都主城区下穿隧道景观设计发展的几点建议 | 第86页 |
6.3 成都市主城区下穿隧道景观设计导则 | 第86-91页 |
6.3.1 总则 | 第87-88页 |
6.3.2 分则 | 第88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4页 |
致谢 | 第94-95页 |
附录 | 第95-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