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细胞质粳稻不育系的特性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·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·不同细胞质开花习性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不育细胞质效应对杂种F_1农艺性状上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·不同细胞质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| 第14-15页 |
·不同类型的细胞质的合理利用 | 第15页 |
·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不同CMS不育系开花习性比较 | 第17-23页 |
·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试验材料与设计 | 第17页 |
·测定与分析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18-22页 |
·不同细胞质粳稻不育系的不育性 | 第18页 |
·不同细胞质粳稻不育系的花时特性 | 第18-19页 |
·不同细胞质粳稻不育系的花时动态 | 第19-20页 |
·不同细胞质粳稻不育系的开颖角度以及开闭颖时间 | 第20页 |
·柱头生活力测定 | 第20-21页 |
·柱头外露率调查 | 第21-22页 |
·不同细胞质粳稻不育系的开花习性对异交结实率影响 | 第22页 |
·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同核异质不育系胞质效应的比较研究 | 第23-29页 |
·试验材料与设计 | 第23页 |
·材料 | 第23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3-28页 |
·不同CMS对杂种一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| 第23-24页 |
·核质互作对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 | 第24-25页 |
·不同类型细胞质的遗传效应比较 | 第25-27页 |
·不同类型细胞质后代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四章 不同来源细胞质恢保关系与配合力分析 | 第29-35页 |
·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9-30页 |
·材料与试验设计 | 第29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9-30页 |
·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4页 |
·不育系与恢复系杂种后代自然结实率 | 第30-32页 |
·不育系与保持系杂种后代花粉可育度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不育系与恢复系杂种后代自然结实率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配合力研究 | 第32-34页 |
·13个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和配合力方差分析 | 第32页 |
·一般配合力(GCA)效应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特殊配合力(SCA)效应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13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力分析 | 第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35-37页 |
·开花习性 | 第35页 |
·恢保关系 | 第35页 |
·胞质效应 | 第35-36页 |
·配合力研究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2页 |
致谢 | 第42-43页 |
作者简历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