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、银行体制论文

1970年代以来美国银行业监管改革的变迁及启示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导论第8-13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相关文献综述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评价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关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评价第10-11页
    1.3 论文结构与主要观点第11页
    1.4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1-13页
第2章 效率优先的金融管制时期(1970 年代初—1980 年代末)第13-19页
    2.1 放松金融管制的时代背景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经济环境的衰颓以及动荡的社会环境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金融创新浪潮倒逼银行业监管改革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拉美债务危机对银行监管框架的挑战第15-16页
    2.2 银行业监管改革的主要措施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利率上限管制的失效与银行创新监管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金融安全网的重构与存款保险制度改革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资本监管理念的形成与巴塞尔 I 的出台第17页
    2.3 银行业监管改革绩效的评价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放松了对银行业经营的限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扩大了美联储的监管范围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存款保险制度改革不彻底第18-19页
第3章 解除分业限制兼顾效率与安全的审慎监管时期(1990 年代初-21世纪初)第19-24页
    3.1 进行金融监管改革的背景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美国银行业遭遇危机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联邦存款保险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亚洲金融危机的警示第20页
    3.2 监管改革的主要措施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以内部评级法为核心的巴塞尔 II 监管框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功能型监管与机构型监管并重的监管改革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全面放松管制与《金融现代化法案》的实施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进一步完善联邦存款保险制度第22页
    3.3 审慎监管改革的成果和评价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提高了银行业经营效率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树立了审慎监管的理念第23-24页
第4章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银行业的监管改革(2007 年至今)第24-29页
    4.1 次贷危机发生的背景与金融监管的漏洞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缺乏协同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过度金融创新下资本监管框架的失效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宏观审慎监管的缺失第25页
    4.2 次贷危机以及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监管改革措施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《多德-弗兰克法》与沃尔克规则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巴塞尔 III 的修订与出台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系统性风险监控与预防:LEI 系统的筹建第26-27页
    4.3 对相关改革的评价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完善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改变美国银行业格局第27-29页
第5章 主要结论及美国银行业监管改革对中国的启示第29-38页
    5.1 主要结论第29-33页
    5.2 加强系统性风险的防范第33-34页
    5.3 完善宏微观相结合的审慎监管模式第34页
    5.4 由分业监管向更全面的监管模式过渡第34-35页
    5.5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第35页
    5.6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沟通与合作第35-36页
    5.7 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第36-38页
参考文献第38-42页
致谢第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民事执行多维监督论
下一篇:高荧光氰基二苯乙烯衍生物的设计、合成与性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