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12-14页 |
第一部分 相关文献研究 | 第14-40页 |
1. 肿瘤的中医理论认识 | 第14-27页 |
1.1 先秦时期 | 第14-15页 |
1.2 秦汉时期 | 第15-17页 |
1.3 魏晋时期 | 第17-18页 |
1.4 隋唐时期 | 第18-19页 |
1.5 宋金元时期 | 第19-22页 |
1.6 明清时期 | 第22-27页 |
1.7 小结 | 第27页 |
2. 时辰治疗的理论及意义 | 第27-29页 |
2.1 子午流注学说的历史发展经过 | 第27-28页 |
2.2 子午流注学说中的代表人物 | 第28-29页 |
2.3 子午流注流派的主要学术思想特点 | 第29页 |
3. 现代医学时辰治疗理论基础与应用 | 第29-31页 |
3.1 现代时间医学的理论 | 第29-30页 |
3.2 现代时间医学与临床治疗 | 第30-31页 |
4. 铂类药物的应用 | 第31-33页 |
4.1 现化医学时辰化疗理论基础与顺铂时辰应用 | 第31-32页 |
4.2 铂类药物时辰化疗所选时间段的理论依据 | 第32-33页 |
5. 择时用药、服药的依据及意义 | 第33-34页 |
5.1. 选择时辰用药 | 第33-34页 |
5.2 服药时间的选择 | 第34页 |
6. 内质网应激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| 第34-40页 |
6.1 内质网应激背景介绍 | 第34-35页 |
6.2. 内质网应激相关信号通路 | 第35-36页 |
6.3 内质网应激和疾病 | 第36-37页 |
6.4. 内质网应激和癌症 | 第37页 |
6.5. 内质网应激的UPR和肿瘤 | 第37-40页 |
第二部分 动物试验 | 第40-48页 |
1. 实验动物与细胞 | 第40页 |
1.1 实验动物:常规小鼠,C57BL/6J雄性小鼠60只,鼠龄6-7W,体重18-20g,购自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,国家标准固体混合饲料喂养,小鼠自由采食,自由饮水。及时更换垫料,按实验需要添加饲料和饮水 | 第40页 |
1.2 H358:以化疗耐药肺癌细胞H358为靶细胞,用含10%小牛血清的RPM11640培养 | 第40页 |
2. 主要实验试剂 | 第40页 |
2.1:10%小牛血清(民海生物公司) | 第40页 |
2.2:RPMI1640(sigma) | 第40页 |
2.3:0.25%胰酶(Gibco) | 第40页 |
3. 主要实验仪器 | 第40-41页 |
4. 实验方法 | 第41-44页 |
4.1 建立模型 | 第41-42页 |
4.2 实验分组统计处理 | 第42页 |
4.3 实验观察 | 第42-43页 |
4.4 主要脏器计算肿瘤抑制率(IR) | 第43页 |
4.5 毒性指标 | 第43-44页 |
4.6 内质网UPR介导细胞凋亡的标志 | 第44页 |
5. 技术路线图(同上) | 第44页 |
6. 细胞凋亡率检测(TURNEL法检细胞凋亡率检测步骤) | 第44页 |
7. 统计方法 | 第44页 |
8. 实验结果 | 第44-48页 |
8.1. 瘤重及抑瘤率测定结果 | 第44-45页 |
8.2 TURNEL凋亡率检测结果 | 第45-47页 |
8.3. 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| 第47-48页 |
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研究方案及疗效观察 | 第48-59页 |
1. 一般资料 | 第48-50页 |
1.1 试验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| 第48页 |
1.2 试验设计以常规化疗为对照,随机 | 第48页 |
1.3 受试人群 | 第48-50页 |
1.4 样本含量试验总样本量为90例,其中时辰治疗组共60例对照组30例 | 第50页 |
1.5 试验药物 | 第50页 |
2. 诊断标准及依据 | 第50-51页 |
2.1 西医诊断标准 | 第50页 |
2.2 分期标准 | 第50页 |
2.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| 第50-51页 |
2.4 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见CRF表 | 第51页 |
3. 治疗方案 | 第51-52页 |
3.1 试验分组及治疗方案 | 第51页 |
3.2 化疗药品的来源 | 第51-52页 |
4 疗效指标 | 第52-54页 |
4.1 化疗主要病情改善衡量指标 | 第52-53页 |
4.2 次要疗效指标 | 第53页 |
4.3 安全性指标 | 第53页 |
4.4 安全性评价标准 | 第53-54页 |
5 疗效判定 | 第54页 |
S.1中医指标 | 第54页 |
5.2 气虚证、血虚证、阴虚证疗效判定标准 | 第54页 |
5.3 主要疗效指标以病情改善为标准 | 第54页 |
6 试验设计依据 | 第54-55页 |
6.1 《欧洲临床肿瘤会议推荐标准》(2012年) | 第55页 |
6.2 《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》(SFDA,2003年) | 第55页 |
6.3 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技术要求》(SDA,1999年) | 第55页 |
7 试验设计原则 | 第55页 |
7.1 随机 | 第55页 |
7.2 对照 | 第55页 |
7.3 样本量(例数估算) | 第55页 |
8 统计分析 | 第55-56页 |
9. 结果 | 第56-59页 |
9.1 不同时辰给药肾功能指标影响(Different dosage of renal functionparameters influence)根据超出下列正常值为阳性:BUN>7.2mol/L,Cr>117umol/L计算 | 第56页 |
9.2. 治疗前后BUN、Cr值情况(BUN,Cr valu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) | 第56-57页 |
9.3 治疗前后消化道反应比较(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digestive tractreaction) | 第57页 |
9.4 不同时辰给药消化道反应分度及其比较(例)(Different time for reaction of digestive tract and comparison of indexing medicine) | 第57-58页 |
9.5 平均呕吐次数比较(Comparison of the average frequency of vomiting) | 第58-59页 |
结论 CONCLUSIONS | 第59-61页 |
1. 小鼠瘤重及抑瘤率测定结果 | 第59页 |
2. TURNEL凋亡率检测结果 | 第59页 |
3. 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| 第59页 |
4. 辰时应用顺铂的NSCCL患者 | 第59-60页 |
6. 酉时应用顺铂的NSCCL患者:肾功能损害低于其他时辰 | 第60页 |
7. 顺铂应用时具体时辰段的选择: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,分别选择辰时或酉时应用,不推荐其他时辰应用顺铂 | 第60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8页 |
讨论 | 第68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7页 |
综述 | 第87-12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6-124页 |
致谢 | 第124-125页 |
在校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、专著及科硏成果 | 第125-12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