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数控系统概述 | 第10页 |
1.2 开放式数控系统 | 第10-12页 |
1.2.1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特征 | 第11-12页 |
1.2.2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主要结构形式 | 第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4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开放式数控教学平台硬件结构设计 | 第15-31页 |
2.1 数控系统的组成 | 第15页 |
2.2 控制系统结构模型 | 第15-17页 |
2.2.1 三种典型结构类型 | 第16页 |
2.2.2 结构类型的确定 | 第16-17页 |
2.3 硬件系统方案设计 | 第17-19页 |
2.3.1 硬件系统的总体结构 | 第17-18页 |
2.3.2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| 第18-19页 |
2.4 运动伺服控制原理与本系统控制方案 | 第19-22页 |
2.4.1 运动伺服控制原理 | 第19-21页 |
2.4.2 本系统运动控制方案 | 第21-22页 |
2.5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及特点 | 第22页 |
2.6 步进电机性能指标及控制特性 | 第22-23页 |
2.6.1 主要性能指标 | 第22-23页 |
2.6.2 步进电机的加减速特性 | 第23页 |
2.7 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| 第23-28页 |
2.7.1 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 | 第23-24页 |
2.7.2 运动控制器的选择 | 第24-26页 |
2.7.3 主轴电机的介绍 | 第26-27页 |
2.7.4 步进驱动器的选择 | 第27-28页 |
2.8 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| 第28-29页 |
2.8.1 运动控制系统整体接线图 | 第28页 |
2.8.2 控制卡与端子板的接线 | 第28页 |
2.8.3 专用输入、输出连接方法 | 第28-29页 |
2.8.4 驱动器和控制卡端子板的接线 | 第29页 |
2.9 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3章 开放式数控教学平台软件设计 | 第31-59页 |
3.1 软件总体结构设计 | 第31页 |
3.2 操作系统选择及编程语言 | 第31-33页 |
3.2.1 操作系统的选择 | 第31-32页 |
3.2.2 编程语言及Microsoft基本类型库(MFC) | 第32-33页 |
3.3 NC代码模块的设计 | 第33-42页 |
3.3.1 数控加工程序的指令代码 | 第33-35页 |
3.3.2 数控代码编程定义及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3.3 数控代码文件的打开 | 第36-37页 |
3.3.4 NC代码的数据存储结构设计 | 第37-38页 |
3.3.5 NC代码的提取 | 第38-40页 |
3.3.6 读NC代码并写入到数据库 | 第40-42页 |
3.4 C功能刀具半径补偿模块 | 第42-58页 |
3.4.1 C功能刀补的实现流程 | 第42页 |
3.4.2 刀具补偿转接类型判断 | 第42-43页 |
3.4.3 刀具半径补偿算法的分析 | 第43-58页 |
3.5 刀具半径补偿算法的实现 | 第58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4章 功能模块的说明 | 第59-71页 |
4.1 系统的初始化 | 第59-60页 |
4.2 单轴运动控制模块 | 第60-62页 |
4.3 多轴运动控制模块 | 第62-67页 |
4.3.1 多轴协调运动 | 第62-63页 |
4.3.2 优弧劣弧的判断及程序实现 | 第63-65页 |
4.3.3 运动控制的执行 | 第65-67页 |
4.4 状态监控模块 | 第67-7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5章 基于UG的数控编程技术研究 | 第71-76页 |
5.1 UG铣加工编程 | 第72-74页 |
5.1.1 UG铣加工编程流程 | 第72-73页 |
5.1.2 刀具轨迹的生成 | 第73-74页 |
5.2 UG后置处理 | 第74-75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6章 数控加工功能实验 | 第76-82页 |
6.1 实验方案 | 第76页 |
6.2 加工前的准备 | 第76-78页 |
6.2.1 刀具的选择 | 第76-77页 |
6.2.2 加工材料的选取 | 第77-78页 |
6.2.3 机床夹具的选择 | 第78页 |
6.3 实验举例 | 第78-81页 |
6.3.1 刀补实验 | 第78-80页 |
6.3.2 数控雕刻实验 | 第80-81页 |
6.4 实验结论 | 第81-82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2-83页 |
7.1 结论 | 第82页 |
7.2 展望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7页 |
致谢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