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第一部分 引言 | 第10-24页 |
| 1.1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现实意义 | 第10-13页 |
| 1.2 研究动态回顾 | 第13-22页 |
| 1.2.1 关于高新电子技术的研究回顾 | 第13-15页 |
| 1.2.2 关于国防高技术军转民的研究回顾 | 第15-18页 |
| 1.2.3 关于武器装备工程的研究回顾 | 第18-19页 |
| 1.2.4 关于国防经济学中军费经济理论的研究回顾 | 第19-22页 |
| 1.3 本文主要内容、研究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1.4 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23-24页 |
| 第二部分 国防高新电子装备工程投资效益评价定性研究 | 第24-39页 |
| 2.1 概述 | 第24-27页 |
| 2.1.1 国防高新电子装备工程界定 | 第24-25页 |
| 2.1.2 国防高新电子装备工程特征分析 | 第25-27页 |
| 2.1.3 国防高新电子装备工程投资效益内涵 | 第27页 |
| 2.2 国防高新电子装备工程投资效益定性分析 | 第27-38页 |
| 2.2.1 国防高新电子装备工程投资的外部经济性分析 | 第28-34页 |
| 2.2.1.1 国防高新电子装备工程投资的技术进步扩散 | 第28-30页 |
| 2.2.1.2 国防高新电子装备工程投资的人力资本扩散 | 第30-31页 |
| 2.2.1.3 国防高新电子装备工程投资的产业效应 | 第31-34页 |
| 2.2.2 国防高新电子装备工程投资的外部不经济性分析 | 第34-38页 |
| 2.2.2.1 国防高新电子装备工程投资的机会成本 | 第34-35页 |
| 2.2.2.2 国防高新电子装备工程投资的挤出效应 | 第35-36页 |
| 2.2.2.3 国防高新电子装备工程投资失效与失控 | 第36-38页 |
| 2.3 小结 | 第38-39页 |
| 第三部分 国防高新电子装备工程投资效益评价定量研究 | 第39-62页 |
| 3.1 国防高新电子装备工程投资效益评价方法 | 第39-44页 |
| 3.1.1 对竞争性项目投资效益评价方法综述与评价 | 第39-40页 |
| 3.1.2 国防高新电子装备工程投资效益评价研究方法 | 第40-44页 |
| 3.1.2.1 投入产出比评价方法 | 第40-41页 |
| 3.1.2.2 数据包络分析(DEA)评价方法 | 第41-44页 |
| 3.2 数据收集与处理 | 第44-52页 |
| 3.2.1 假设 | 第45页 |
| 3.2.2 1985年-2001年国防高新电子装备工程投入分析 | 第45-49页 |
| 3.2.3 1985年-2001年国防高新电子装备工程产出分析 | 第49-52页 |
| 3.3 国防高新电子装备工程投资效益定量分析 | 第52-61页 |
| 3.3.1 投入产出比分析 | 第52-54页 |
| 3.3.2 DEA方法分析 | 第54-61页 |
| 3.4 结论 | 第61-62页 |
| 第四部分 国防高新电子装备工程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与确定 | 第62-71页 |
| 4.1 适合我国国防高新电子装备工程的需求模式 | 第62-64页 |
| 4.1.1 战争需求模式 | 第63页 |
| 4.1.2 和平需求模式 | 第63-64页 |
| 4.1.3 平战结合模式 | 第64页 |
| 4.1.4 适合我国的需求模式 | 第64页 |
| 4.2 国防高新电子装备工程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架 | 第64-70页 |
| 4.2.1 指标确定与选择 | 第64-65页 |
| 4.2.2 指标解释及各指标求解方法 | 第65-70页 |
| 4.2.3 综合效益评价 | 第70页 |
| 4.3 小结 | 第70-71页 |
| 第五部分 结束语 | 第71-7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| 致 谢 | 第76-77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