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蓄电池论文

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第1章 绪论第10-26页
   ·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第10-12页
   ·锂离子电池的原理第12-13页
   ·锂离子电池的构造第13-14页
   ·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第14页
   ·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第14-24页
     ·金属锂第15页
     ·典型的嵌层化合物储锂材料-碳负极材料第15-18页
     ·另一类嵌入式储锂化合物-钛氧化物负极材料第18-20页
     ·通过与锂形成合金储存锂的负极材料第20-22页
     ·电化学转化反应储锂材料-过渡金属化合物第22-24页
   ·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4-25页
   ·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5-26页
第2章 花状CeO_2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第26-39页
   ·花状CeO_2 样品制备及测试方法第26-28页
     ·花状CeO_2 的样品制备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测试技术第27-28页
   ·花状CeO_2 的结构与形貌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·CeO_2 的结构特征第28页
     ·SEM、TEM 形貌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·电化学性能评价第29-32页
     ·恒电流充放电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循环伏安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倍率性能第31-32页
   ·花状CeO_2 比容量增加的原因分析第32-38页
     ·集流体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·不同形貌CeO_2 的恒电流充放电对比第33-34页
     ·花状CeO_2 在不同截止电压时的形貌变化第34-35页
     ·花状CeO_2 物相变化第35-36页
     ·电解液的影响第36-38页
   ·小结第38-39页
第3章 多孔碳负极材料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39-49页
   ·多孔碳样品制备及测试方法第39-40页
   ·多孔碳样品的结构与形貌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多孔碳的XRD 分析第40页
     ·多孔碳的SEM 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多孔碳的拉曼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·电化学性能评价第42-44页
     ·恒电流充放电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循环伏安第43-44页
   ·氮元素对多孔碳材料性能的影响第44-48页
     ·氮元素在多孔碳中存在的化学状态第45-46页
     ·不同状态的N 在锂离子嵌入/脱出过程中的变化第46-48页
   ·小结第48-49页
第4章 正交晶型黑磷负极材料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49-55页
   ·正交晶型黑磷的样品制备及测试方法第50-51页
     ·正交晶型黑磷的样品制备第50-51页
     ·测试技术第51页
   ·正交晶型黑磷的结构与形貌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·XRD 结构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形貌分析第52页
   ·正交晶型黑磷的电化学性能评价第52-54页
     ·恒电流充放电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循环伏安第53-54页
   ·小结第54-55页
第5章 结论第55-58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55-56页
   ·本论文主要创新点第56页
   ·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的建议第56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4页
致谢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氯化胆碱离子液体的锌—锡合金电镀过程的添加剂研究
下一篇:基于高速采集卡的伽马能谱仪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