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8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9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| 第13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3-16页 |
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3.3 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2 金州新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现状 | 第16-31页 |
2.1 金州新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过程 | 第16-20页 |
2.1.1 金州新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背景 | 第16-17页 |
2.1.2 金州新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内容 | 第17-20页 |
2.2 金州新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成效 | 第20-26页 |
2.2.1 优化财政资金拨付流程 | 第20-23页 |
2.2.2 便于财政资金的监管 | 第23-24页 |
2.2.3 实现了财政信息共享 | 第24-25页 |
2.2.4 现金支付管理更规范 | 第25页 |
2.2.5 改革资金量增加 | 第25-26页 |
2.3 金州新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6-28页 |
2.3.1 预算编制和相关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偏差 | 第26-27页 |
2.3.2 公务卡刷卡消费量不足 | 第27页 |
2.3.3 资金动态监控效果不明显 | 第27-28页 |
2.3.4 改革覆盖面狭窄 | 第28页 |
2.3.5 相关业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| 第28页 |
2.4 金州新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28-31页 |
2.4.1 改革初期的制度体系不完善 | 第28-29页 |
2.4.2 改革配套设施不到位 | 第29页 |
2.4.3 财政资金性质多样性 | 第29-30页 |
2.4.4 监管力度不够、责任不明确 | 第30页 |
2.4.5 对改革的认识不充分 | 第30-31页 |
3 金州新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改进方案 | 第31-44页 |
3.1 金州新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与国内外之比较 | 第31-36页 |
3.1.1 国外改革实践经验 | 第31-32页 |
3.1.2 国内改革实践经验 | 第32-35页 |
3.1.3 国内外改革经验启示 | 第35-36页 |
3.2 金州新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方案提出 | 第36-40页 |
3.2.1 预算编制细化 | 第36-37页 |
3.2.2 公务卡制度改革的深化 | 第37页 |
3.2.3 财政资金监管责任细化 | 第37-38页 |
3.2.4 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 | 第38-39页 |
3.2.5 提高人员业务水平 | 第39-40页 |
3.3 改进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| 第40-44页 |
4 金州新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方案保障措施 | 第44-47页 |
4.1 建立健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施措施 | 第44-45页 |
4.1.1 建立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长效机制 | 第44页 |
4.1.2 健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体系 | 第44-45页 |
4.2 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配套措施 | 第45-47页 |
4.2.1 “金财工程”大平台基础上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| 第45-46页 |
4.2.2 建立完善的财政资金监管系统 | 第46-47页 |
5. 结论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