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

建设银行营业网点综合化建设研究--以建行济南珍珠泉支行为例

摘要第10-11页
ABSTRACT第11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15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背景第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的目的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的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框架和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创新点第14-15页
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文献综述第15-21页
    2.1 基本概念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银行网点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网点转型第15-16页
    2.2 文献综述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文献回顾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总结第19-21页
第三章 商业银行转型案例及对建设银行的启示第21-27页
    3.1 国外银行案例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富国银行的先进经验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安快银行的成功转型第22-23页
    3.2 国内银行案例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农业银行的网点建设实践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中信银行的网点转型之路第24-25页
    3.3 启示第25-27页
第四章 建设银行珍珠泉支行综合化建设的背景和内容第27-40页
    4.1 建设银行网点综合化建设的背景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适应宏观经济变化的必然要求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适应金融行业竞争的必然要求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适应客户金融需求的必然要求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内在要求第30-31页
    4.2 建设银行营业网点综合化建设概述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31-32页
    4.3 建设银行珍珠泉支行的具体做法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业务功能综合化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岗位设置综合化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营销服务综合化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物理渠道综合化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业绩考核综合化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支持保障综合化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风险管控综合化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员工素质综合化第37-38页
    4.4 建设银行珍珠泉支行的初步成效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开阔了经营思路,提高了网点业绩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拓宽了服务功能,促进了观念更新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优化了岗位资源,提升了团队文化第38-40页
第五章 建设银行珍珠泉支行综合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第40-46页
    5.1 主要问题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渠道发展战略和统一管理制度尚未建立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网点业务流程没有整合到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网点人员劳动组合未打破对公对私界限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科学技术支持无法满足渠道转型和营销服务需要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有效防范风险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第41-42页
    5.2 解决之策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加强网点渠道建设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优化网点内部格局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完善人力资源设计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改善网点渠道业务流程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建立防范网点渠道操作风险长效机制第45-46页
第六章 结束语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0页
致谢第50-51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层楼宇TD-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与优化
下一篇:关于莱芜地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