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梨树断陷快速裂陷期层序地层学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引言第9-19页
    1.1 选题目的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学科前沿研究进展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层序地层学发展趋势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进展第13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4-15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16-17页
    1.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7-18页
    1.6 主要成果第18-19页
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9-27页
    2.1 区域地质背景第19页
    2.2 构造演化背景第19-22页
    2.3 地层发育特征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火石岭组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沙河子组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营城组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登娄库组第23-24页
    2.4 古生物特征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古生物种类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古生物地层划分及识别标志第25-26页
    2.5 油气勘探状况第26-27页
第三章 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第27-47页
    3.1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钻测井层序界面识别标志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地震层序界面标志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井震对比第31-32页
    3.2 层序划分方案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前人层序方案调研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本次层序划分方案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单井层序划分第34-37页
    3.3 井震对比综合层序地层格架第37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东西向井震对比综合层序地层格架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南北向井震对比综合层序地层格架第42-47页
第四章 层序平面展布特征第47-55页
    4.1 层序界面平面展布特征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T_4~2界面平面展布特征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T_4~1界面平面展布特征第48-50页
    4.2 层序平面展布规律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沙河子组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营城组第52-55页
第五章 地震相及物源体系分析第55-69页
    5.1 地震相特征第55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地震相类型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地震相平面展布特征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地震属性平面展布特征第59-65页
    5.2 物源体系特征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物源体系分析方法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物源体系平面展布特征第67-69页
第六章 结论第69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5页
附录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含气性评价
下一篇:兰聊断裂带的形成与演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