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5页 |
1.1 引言 | 第9页 |
1.2 纳米材料 | 第9-12页 |
1.2.1 纳米材料的分类 | 第9-10页 |
1.2.2 纳米材料的特性 | 第10-12页 |
1.3 纳米结构阵列 | 第12-18页 |
1.3.1 纳米阵列的制备方法 | 第12-17页 |
1.3.2 纳米颗粒阵列材料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1.4 纳米颗粒阵列的后处理研究 | 第18-24页 |
1.4.1 金纳米阵列的热处理研究 | 第19-21页 |
1.4.2 金纳米阵列的交联(cross-linking)研究 | 第21-24页 |
1.5 本论文的思路及特色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金纳米颗粒阵列中纳米颗粒间距离调节及热稳定性的研究 | 第25-43页 |
2.1 引言 | 第25页 |
2.2 实验材料与过程 | 第25-27页 |
2.2.1 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25-26页 |
2.2.2 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26-27页 |
2.3 实验过程 | 第27-30页 |
2.3.1 金纳米粒子的合成与相转移 | 第27-28页 |
2.3.2 金纳米微粒的自组装成膜 | 第28页 |
2.3.3 金纳米颗粒阵列中相邻金纳米颗粒间距离调节的研究 | 第28-29页 |
2.3.4 金纳米阵列热稳定性的研究 | 第29-30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30-41页 |
2.4.1 金纳米粒子的合成及相转移 | 第30-32页 |
2.4.2 金纳米颗粒的自组装及其表征 | 第32-34页 |
2.4.3 金纳米粒子阵列中相邻金纳米颗粒距离调节的研究 | 第34-40页 |
2.4.4 金纳米阵列稳定性的研究 | 第40-41页 |
2.5 结论 | 第41-43页 |
第三章 金纳米颗粒阵列的交联研究 | 第43-61页 |
3.1 引言 | 第43-44页 |
3.2 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44-45页 |
3.2.1 实验试剂 | 第44-45页 |
3.2.2 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45页 |
3.3 实验过程 | 第45-50页 |
3.3.1 金纳米粒子的合成与相转移 | 第45-46页 |
3.3.2 金纳米微粒的自组装成膜 | 第46-47页 |
3.3.3 金纳米颗粒阵列的热处理 | 第47页 |
3.3.4 金纳米颗粒阵列的交联 | 第47页 |
3.3.5 交联后金纳米阵列的紫外检测 | 第47-48页 |
3.3.6 交联后金纳米阵列的形貌测试 | 第48页 |
3.3.7 交联后金纳米阵列的模量测试 | 第48-50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50-58页 |
3.4.1 交联后金纳米阵列的紫外吸收 | 第50-52页 |
3.4.2 不同交联剂交联的金纳米阵列的形貌 | 第52-53页 |
3.4.3 交联后金纳米颗粒阵列的模量测试 | 第53-58页 |
3.5 结论 | 第58-61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