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ZnO基双组分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、表征及性能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3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1-12页
    1.2 ZnO的性质、结构及用途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ZnO的性质及结构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ZnO的用途第12-13页
    1.3 ZnO的光催化机理第13-15页
    1.4 ZnO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第15-17页
    1.5 提高ZnO光催化活性的途径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表面贵金属沉积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金属/非金属掺杂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半导体复合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表面光敏化第21页
    1.6 本文的研究依据和内容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依据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内容第22-23页
第二章 TiO_2/ZnO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23-37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3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步骤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产物表征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光催化性能评价第25页
    2.3 样品表征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XRD分析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SEM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FT-IR分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UV-vis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2.4 光催化性能测试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不同钛锌摩尔比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不同煅烧温度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不同煅烧时间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不同甲基橙浓度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2.5 TiO_2/ZnO复合物的光催化机理第35-36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三章 SnO_2/ZnO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37-50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7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步骤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产物表征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光催化性能评价第38-39页
    3.3 样品表征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XRD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SEM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FT-IR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UV-vis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3.4 光催化性能测试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制备体系p H值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不同锡锌摩尔比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不同煅烧温度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不同甲基橙浓度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3.5 SnO_2/ZnO复合氧化物的光催化机理第48-49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四章 ZnFe_2O_4/ZnO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50-6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0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步骤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产物表征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光催化性能评价第51-52页
    4.3 样品表征第52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XRD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SEM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FT-IR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UV-vis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4.4 光催化性能测试第57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不同铁锌摩尔比的影响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不同钠锌摩尔比的影响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不同陈化温度的影响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不同煅烧温度的影响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不同甲基橙浓度的影响第61-62页
    4.5 ZnFe_2O_4/ZnO复合物的光催化机理第62-63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结论第64-65页
致谢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1页
作者简介第7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活动第71-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2013-2014年邯郸市大气污染特征及变化研究
下一篇:某河流改线工程引起地下水流场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