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通信论文--通信保密与通信安全论文--密码的加密与解密论文

基于连续变量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长距离传输技术与安全性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7页
    1.1 量子密钥分发简介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密码学发展简史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密码系统——从经典到量子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量子密钥分发——从离散到连续第15-17页
    1.2 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研究现状第17-21页
    1.3 论文创新点和结构安排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主要工作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结构安排第22-23页
    1.4 参考文献第23-27页
第二章 量子密钥分发基础知识第27-37页
    2.1 相空间表象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从电磁场到量子态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Wigner函数与相空间第29-30页
    2.2 高斯态与高斯操作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高斯态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高斯操作第33-34页
    2.3 量子信息论基础第34-36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6页
    2.5 参考文献第36-37页
第三章 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第37-52页
    3.1 CVQKD协议综述第37-39页
    3.2 CVQKD典型协议——GG02协议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制备-测量模型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纠缠等价模型第40-42页
    3.3 高斯最优定理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高斯态的最优性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高斯攻击是最优的个体攻击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高斯攻击是最优的集体攻击第46页
    3.4 GG02协议的安全性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个体攻击下的安全性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集体攻击下的安全性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相干攻击下的安全性第49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    3.6 参考文献第50-52页
第四章 存在光源噪声时CVQKD性能提升方案第52-71页
    4.1 NLA及其应用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NLA理论与实验进展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NLA在CVQKD中的应用第54-57页
    4.2 光源噪声的研究现状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三体纠缠模型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分束片模型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幺正变换模型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光放大器模型第60页
    4.3 利用NLA提升存在光源噪声时CVQKD的安全距离第60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系统模型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安全码率计算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数值仿真结果第65-6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8页
    4.5 参考文献第68-71页
第五章 光源噪声对双路CVQKD的影响第71-85页
    5.1 原始的双路协议第72-74页
    5.2 改进的双路协议第74-76页
    5.3 光源噪声对双路CVQKD的影响第76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系统模型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零差探测情形下的安全码率计算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外差探测情形下的安全码率计算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数值仿真结果第81-8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83-84页
    5.5 参考文献第84-85页
第六章 基于混态纠缠的光源噪声新模型第85-94页
    6.1 基于混态纠缠的光源噪声新模型第86-9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混态纠缠系统模型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安全码率计算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数值仿真结果第90-91页
    6.2 混态纠缠模型的独特之处第91-92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92页
    6.4 参考文献第92-94页
第七章 探测器分辨率和量程对CVQKD的影响第94-106页
    7.1 平衡探测器研究现状第95-97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实验进展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理论研究第96-97页
    7.2 探测器的分辨率与量程对安全性的影响第97-103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有限分辨率的影响第98-100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有限量程的影响第100页
        7.2.3 数值仿真结果第100-103页
    7.3 本章小结第103页
    7.4 参考文献第103-106页
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06-108页
常用符号和缩略词索引第108-109页
致谢第109-110页
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第110-111页

论文共11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软件定义网络架构的数据中心网络若干关键问题研究
下一篇:高速可见光通信的调制关键技术研究